(資料圖片)
津濱海訊(記者 牛婧文報道賈成龍攝影)7月6日,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濱海實驗室一期工程竣工交付儀式在泰達生物技術創新園G1廠房舉行。作為天津市藥監局與天津經開區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及天津市藥監局向天津經開區延伸職能服務的重大舉措,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濱海實驗室(以下簡稱“濱海實驗室”)建成后,將為經開區藥品生產企業、藥品進口單位、藥品研發機構提供生物制品及中藥檢驗檢測、技術咨詢,及進口通關檢驗檢測服務。
引入頭部資源 支持產業發展
記者了解到,濱海實驗室坐落于天津經開區泰達生物技術創新園G1廠房4樓,項目分為兩期進行建設,一期建設生物藥品胰島素和進口中藥材檢驗實驗室,二期建設疫苗生物制品的檢驗實驗室。此次竣工交付的濱海實驗室一期工程建筑面積3400平方米,功能間74間,儀器設備140余臺套;裝修改造投入約2800萬元,儀器設備投入4000余萬元。目前,實驗室的設備設施已全部到位,絕大部分完成安裝定位。濱海實驗室一期配備工作人員15名,首批招聘的4名工作人員,經過了崗前培訓和業務培訓,現已具備上崗能力。第二批工作人員已經完成相關入職手續。
“濱海實驗室正式投用后將主要服務經開區生物醫藥企業并輻射整個濱海新區,其中由市藥檢院本部承擔的進口藥品檢驗職能將延伸到濱海實驗室開展,為企業免費提供進口藥品通關檢測服務,可以有效幫助企業提高檢驗效率。未來,濱海實驗室還將為經開區生物醫藥企業提供委托檢驗、人員培訓、技術交流等一系列服務。”據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邵建強介紹,濱海實驗室一期工程竣工交付后,首批工作人員將馬不停蹄地開展具體的模擬實驗、設備驗收、認證等相關工作,力爭今年年內正式對外開展檢驗檢測等工作。濱海實驗室落成后,將有效提高對企服務效率,為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助力。
發揮洼地效應 優化產業環境
寬大整潔的檢驗檢測空間、先進的儀器設備、舒適的辦公環境……走進位于泰達生物技術創新園的濱海實驗室,這里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令人眼前一亮。記者了解到,除了樓宇裝修建設這種基礎投入之外,天津經開區還投入大量人、財、物的支持,為的就是“筑好巢”“引金鳳”。
去年3月,天津經開區管委會、天津市藥監局、國際生物聯合研究院舉行了《促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標志著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為目標,通過市市場委、市藥監局“兩品一械”監管技術主動融入,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1+3”平臺建設正式啟動。簽約后,天津市藥品檢驗研究院濱海實驗室開始選址建設,3個濱海辦公室(即天津市藥品化妝品審評查驗中心濱海辦公室、天津市醫療器械審評查驗中心濱海辦公室、天津市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濱海辦公室)正式揭牌運行。
“‘1+3’平臺落地,使技術支撐機構有效延伸至經開區,實現了市市場委、市藥監局‘兩品一械’(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的審評查驗、藥物警戒等技術資源充分融入到區域和產業發展當中。同時,天津經開區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為目標,‘1+3’平臺的投用有助于經開區更好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生態,提供更足的技術支撐保障,可以吸引更多的生物醫藥企業向經開區聚集,對經開區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并將輻射帶動至整個濱海新區。”天津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天津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作為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得到了高速發展。2021年、2022年,經開區生物醫藥產值分別達到405億元、657億元,占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的“半壁江山”,更聚集了諾和諾德、藥明康德、凱萊英、康希諾、中新藥業、瑞奇外科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并擁有生物醫藥領域省級以上研究機構30余家,各類生物醫藥平臺孵化載體15家,已成為天津市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聚集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