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津云新聞訊: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天津市2022年第三批高新技術企業備案公示企業名單,天津港保稅區2022年共有215家企業進入公示名單,有效高新技術企業將達601家,同比增長18.3%,稅收貢獻達到24.7億元。同時,2022年保稅區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771家,同比增長29.1%,雛鷹、瞪羚、領軍企業共入庫481家,區域科技企業培育規模持續壯大,為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動力和加速度。
目前,天津港保稅區“4+2+3”重點產業鏈上的高新技術企業已達309家,占保稅區全部高企總量51.4%。其中,海洋經濟、民用航空、生物制造、氫能四條標志性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達104家,智能科技、高端裝備兩大優勢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達189家,快速消費品、新材料、金屬制品三大支柱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達16家。2022年1-11月規上高企收入實現1901.7億元,工業產值實現482.2億元,占全部規上工業企業產值規模29.8%。
新動能引育是加快區域發展的重大機遇,為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吸引科技創新企業落戶,推動科技創新型企業倍增發展和梯度培育,天津港保稅區貫徹落實新動能引育戰略部署,堅持“創新立區”,結合區域實際制定《天津港保稅區關于科技創新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對科技企業從落戶、科技資質認定、融資發展等方面給予全面支持,為入區科技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推動企業依靠“放水養魚”的政策得以發展壯大。同時,保稅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著力破解“卡脖子”技術難題,獲得2021年天津市科技獎19項,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獲得突破,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應用。2021年,保稅區R&D投入63.829億元、增速達到10.6%,R&D投入強度預計達到5.86%。
一直以來,天津港保稅區積極布局各類創新平臺,推動一批大型科研裝置、科技重器在保稅區落戶。目前,保稅區共擁有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王之江激光創新中心2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4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8家市重點實驗室。同時,保稅區聚焦生物醫藥、海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信創等重點產業領域,打造了渤化雙創基地、訊飛智匯谷、瑞普智創谷等一批高質量創新載體,持續完善孵化鏈條。2022年,保稅區新增市級、國家級各類研發平臺13家,區內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累計達到14家,在全市各區域繼續排名第一。全區科技企業孵化器23家,眾創空間17家,2022年區域雙創載體累計新入駐企業151家,在孵企業超過700家,孵化企業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
除積極布局各類創新平臺外,保稅區還加強重點科技人員吸引力,在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打造科技金融體系、加速創新要素互聯互通等方面持續發力,構筑起一個“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引領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整體提升。保稅區量身定制針對高層次人才的精準服務政策,根據區內重點引入人才名錄,圍繞戶口遷移、人才獎勵、子女入學教育、醫療服務保障、人才住房保障等方面服務需求,梳理本區域配套資源,制定模塊化政策體系,為高層次人才引入做好全方面服務保障。同時,支持整體遷入保稅區的外省市重大項目職工行業通用的資質證書互認,保持企業遷入前后享受支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不斷優化科技人員區域發展生態。
近年來,天津港保稅區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將著力培育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持續推進“雛鷹—瞪羚—領軍”企業梯度培育為主要目標,借以提高國家創新體系的“平戰轉換”動員能力,鍛造“奪隘拔哨”的科技人才隊伍,強化政府與企業的創新伙伴關系,打破產學研邊界藩籬,形成推動科技企業發展的培育產業創新生態。未來五年,保稅區還將持續提升科創實力,到2025年預計全區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突破6%、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85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達到1000家。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天津港保稅區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共同締造”理念,實施科技創新強化工程,通過構建高成長企業梯隊、促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推動科技型企業做優做強、推動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培優高質量科技創新主體。同時,進一步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技術創新、建立研發機構、引進科研人才、推動科技產品產業化,全方位護航科技型企業成長,融通轉化一批國內細分行業“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和“獨角獸”企業,為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津云新聞記者趙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