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為此,杭州召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杭州2021年知識產權十件事和杭州法院2021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
知識產權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是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的法律環境。過去一年,中國(杭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通過國家驗收,“西湖龍井”成功獲批全國首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中國(杭州)知識產權·國際商事調解云平臺入選國務院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一系列重大舉措的背后,是一個知識產權強市的責任擔當。
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城市科技創新能力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9.5萬件,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面向未來,更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事關杭州營商環境,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如何進一步完善制度、優化機制,促進保護能力和水平整體提升,從而把知識產權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需要有“全鏈條”思維。從立法角度看,近年來,我國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先后推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法律法規修改完善,將知識產權等無形財產與有形財產保護擺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從司法角度看,從最高人民法院設立知識產權法庭到各地成立知識產權法院(庭),知識產權法院體系從無到有,越來越完善。比如,杭州設立了全省首家知識產權仲裁院和知識產權仲裁調解中心,建立起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服務機制;從執法角度看,在知識產權領域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也不斷加大了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懲治力度。
當然,保護知識產權不僅需要法治助陣,也需要方方面面配合。知識產權無處不在,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被侵權者,也可能成為侵權者,維護知識產權,重要的是普及知識,全面提升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一方面,要加強知識產權的宣傳,讓版權意識、品牌觀念、專利思維逐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新技術新業態蓬勃發展,需要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知識產權的保護,見證了文明的高度、深度和溫度。半坡村出土的尖底瓶和魚尾紋盆陶器顯示,在古代,生產者會將自己名字刻在上面,對自己智慧付出做保護。在近現代,知識進步、經濟繁榮,都得益于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今天,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只會是越來越嚴格,這是大勢所趨。說到底,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一個知識產權得到充分保障的社會,受益者將是每一個人。(評論員 鄭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