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要實現“穩中求進”,必須著力突破“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作為主要宏觀調控工具之一,財政政策責無旁貸。為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
今年是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全省財政部門如何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為轉型蹚新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作出財政貢獻?
省財政廳黨組書記、廳長武志遠表示,要加強財政政策統籌,在整體謀劃上既把握全局、又突出重點,在政策制定上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佳整體效果,發揮政策疊加效應,使財政政策效應成倍增效。要以“釘釘子”精神完成好各項工作任務,讓抓落實成為財政部門鮮明底色,推動財政部門在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上走在前列。
靠前發力,強化預算執行“時間表”
1月28日上午11時,隨著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交易大廳一聲響亮的鑼聲,我省今年首批64.22億元政府債券成功發行。3月17日,第二批政府債券276.77億元又迅速落地。
據省財政廳政府債務管理處負責人介紹,為充分發揮債券資金的跨周期調節作用,今年債券發行節奏適度靠前,比往年提前了2個多月,以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求。
用好政策工具箱,打足提前量,早確定項目,早落地見效。政府債券提前發行是今年我省財政工作趕時間、抓落實的一個縮影。
為了強化預算執行管理,提高財政資金執行效率,近期,省財政廳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硬核”措施,讓財政資金早日到位,讓財政項目盡快落地,形成實物工作量。
省財政廳印發的《關于加強2022年預算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省級各主管部門于2月12日前報送資金分配計劃,省財政于2月22日前下達市縣;預算安排的專項轉移支付,主管部門于3月9日前報送分配計劃,省財政于3月24日前下達市縣。
“從今年起,省本級待分配預算不再作為部門預算進行批復,統一納入大項目資金池。對成熟度較高、推進較快的項目,財政部門將不遺余力地做好資金統籌,保障其資金需求。”省財政廳省直預算處負責人說。
據悉,我省政府采購信息系統通過與預算、國庫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了“無預算不采購”“無編碼不支付”,以提高采購執行效率。
省財政廳預算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省財政廳制定了部門預算工作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考核結果與各部門預算安排相結合,著力構建經費類支出“標準+獎懲”的預算安排新機制,推進各部門提升預算管理能力,促進部門預算更為規范、更加高效。
2017年,我省在全國首創建立了財政支出進度考核獎懲制度。省財政廳辦公室負責人說,從3月份開始,繼續對預算執行進度按月進行考核、通報、獎懲。
精準發力,建立大事要事“保障單”
提升保大事要事能力,是今年我省財政運行的一個核心任務。
據了解,省財政圍繞國家及我省重大戰略任務,建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市場主體倍增工程”“鄉村振興”和“民生保障”五項大事要事“保障清單”,逐項細化具體政策措施,明確優先順序、績效目標、事權劃分和具體項目,制定資金管理使用方案,切實以高質量項目,推動我省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今年的債券安排充分體現了“精準提效”的特色。省財政廳政府債務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匹配“篩精選優”。一是不碰“高壓線”,未通過國家兩部委審核的項目一律不予安排。二是提高“集中度”,優先支持省委、省政府重點項目,積極發揮專項債券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的支撐作用。
在保持適當支出強度,投入更多資金用于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重要項目建設的同時,今年我省財政將在實現“雙減”上下更大力氣。
一方面是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在去年新增減稅降費超15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將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涉及科技創新、就業創業、醫療教育、中小微企業紓困等11項稅費優惠政策,讓市場主體有更多獲得感;另一方面是繼續壓減非重點、非剛性支出,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黨政機關持之以恒過緊日子。
武志遠表示,全省財政部門堅決貫徹省政府關于財政支出“小錢小氣、大錢大方”的工作要求,壓實工作責任,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挖掘節支潛力,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不該省的錢要舍得花,讓每一分錢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花出最好的效果。
“我省正在探索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不斷完善‘過緊日子’的制度體系,將培訓費、會議費、差旅費、‘三公’經費等該減的減、該壓的壓,定期評估‘過緊日子’落實情況,嚴禁鋪張浪費、敞口支出。”省財政廳預算處負責人說。
據介紹,今年,我省省直部門“三公”經費在8年累計下降73%的基礎上,將再壓減2%;取消2021年政策到期項目、一次性項目77億元,對財政績效評價中和差的項目取消或壓減支出預算2.2億元。其他行政運轉類項目比2021年減少8.4億元,同口徑下降11.2%。
此外,我省財政資金按下“直達鍵”,精準“輸血”基層,推動資金第一時間抵達“最前線”。直達資金重點用于幫扶企業保市場主體、幫扶群眾保居民就業、下沉財力?;鶎舆\轉、兜牢兜實基層“三保”以及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在去年50個縣(市、區)的基礎上,今年將117個縣(市、區)全部納入“三保”預算審核范圍,做到應保盡保。
充足發力,提升經濟發展“含新量”
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聯合公布了第二輪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2所高校光榮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山西大學的哲學、物理學和太原理工大學的化學工程與技術成功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取得這個令人驚喜的成果,得益于省財政持續加大科技投入,全面落實財政人才政策,著力支持我省高校科研創新工作。
“財政資金是科研工作最基本的保障,但光靠資金保障還不行,還需要從政策方面為科研人員松綁減負,讓科研人員潛心研究,不因瑣事分心。”山西大學光電所所長、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靖教授說。
省財政廳科教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省財政在繼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時,將進一步抓好人才引進培養和松綁減負賦權,探索實施科研經費預撥制度,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激發創新活力。
今年全省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一般公共支出預算中,科學技術支出106.54億元、增長10.5%,教育支出856.82億元、增長10.3%,增幅遠高于財政預算收支總體增幅,且創歷史新高。
據介紹,我省財政部門將通過運作產業投資基金,加快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和數字產業發展。采取落戶獎勵、營收增量獎勵等方式,培育引進一批頭部企業、“鏈主”企業。支持超前布局量子產業、碳基芯片、人工智能等產業,搶占發展前沿。
為推動培優創新生態,我省財政部門將積極引進風投、創投,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投入。建立省級保險補償機制,積極推廣應用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產品。支持滾動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稅收優惠扣除比例由75%提升至100%。
武志遠表示,我省財政將把創新擺到核心位置,推動集聚創新資源,催生創新成果,以創新牽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力增強高質量發展驅動力。(記者馬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