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網訊(記者 戰旗)《天津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日前出臺。《規劃》提出了“十四五”天津能源發展的六個總體原則,即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節約高效、統籌推進、民生為本、創新驅動,并設定了“十四五”天津能源發展目標:能源消費得到有效控制,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任務目標,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100億千瓦時;能源供需矛盾緩解、平衡有余,能源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降至28%左右,新增用能主要由清潔能源滿足,天然氣比重提高至21%左右,非化石能源比重力爭比2020年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力爭外受電比重超過三分之一;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5%,煤電機組單位供電煤耗進一步降低;萬元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濃度進一步降低,集中燃煤全部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用能條件改善,城鄉差距縮小。此外,《規劃》圍繞“補短、強弱、升級、奠基、惠民”,確定了七方面共23項重點任務。
構建多元安全保障體系
《規劃》提出,大力拓展優質煤源,積極暢通運煤通道,優化煤炭資源供應;擴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穩定天然氣供應渠道,強化油氣安全保障;優化本地電源結構,擴大外電供應,提升電力供應水平;大力開發太陽能,有效利用風資源,有序開發中深層水熱型地熱能,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推動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煤炭、油氣和電力儲備和調峰能力;建設堅強局部電網,強化應急安全管控。渤海油田充分發揮北方能源基地作用,通過“穩定老油田、加快新油田、突破低邊稠”,持續穩產上產。大港油田夯實穩產資源基礎,重點發展煤系源巖含油氣系統勘探,以“新井提產量”和提高采收率為目標,按照“五重一化”新理念,開展老井修復利用工程。力爭到2025年,原油、天然氣產量分別達到3883萬噸、44億立方米。推進濱海新區大蘇莊、小王莊,寧河區東棘坨等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推動海上風電項目前期工作,建設濱海新區“鹽光互補”百萬千瓦級基地。華能臨港燃氣調峰發電項目新建1套45萬千瓦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一拖一”發電機組,總投資約11億元,預計2023年投產。
加快清潔低碳轉型發展
《規劃》提出,加強煤炭消費控制,完成國家下達的減煤控制目標;有序拓展用氣領域,加強用氣需求側管理,擴大天然氣利用;加大工業、交通、生活等領域電能替代力度,進一步提高電氣化水平;保障本地可再生能源消納,拓寬可再生能源消納途徑,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加快建設臨港糧油加工區、開發區西區等燃氣分布式能源項目。結合天津機場三期改擴建工程,在T3航站樓35個近機位以及43個新建遠機位配置APU替代設施,其中近機位APU替代設施為固定式,遠機位APU替代設施為移動式。
打造堅強區域能源樞紐
《規劃》提出,打造區域油氣樞紐,建設以天津為樞紐的區域油氣輸送網絡;建設堅強特高壓電網,打造結構堅強、方式靈活的主干網架,構建堅強輸電網絡;發揮天津港口區位優勢,優化煤炭、原油、LNG等大宗散貨運輸布局,提升港口輻射能力。加強京津冀油氣管網設施互聯互通互濟,強化天然氣主干管線建設,加快推動中石化天津LNG外輸管道復線、蒙西管道項目一期工程、唐山LNG外輸管線等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工程。打造北方地區重要的LNG接收區,發揮沿海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油氣接收儲備設施,推進國家管網天津LNG、中石化天津LNG擴建工程和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建設。加快天津南特高壓變電站擴建工程、天津北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建設,形成“三通道兩落點”受電格局。推動濱海、渠陽、蘆臺變電站擴建,大港、津南、海港變電站新建等項目建設,推動津霸路、南港東等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構建合理220千伏電網分區。發揮天津港口區位優勢,優化煤炭、原油、LNG等大宗散貨運輸布局,推動天津港集團與大型央企在干散貨一體化和原油一體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入港鐵路專用線及支線擴能改造,系統提升港口的集疏運能力和堆存能力。著力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港口,港作船舶低硫燃油使用率達到100%,鼓勵LNG動力船舶、電動船舶建造和改造,提高清潔能源應用。
促進高效智慧能源發展
《規劃》提出,推動能源效率變革,強化用能管理,大力推進節能增效行動;推動5G、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與傳統能源深度融合,推進綜合智慧能源發展;深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完善天然氣應急調峰機制,提升能源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在中新生態城智能電網建設基礎上,建設多業態綠色能源公建和能源數據服務平臺,打造“生態宜居”型惠風溪智慧能源小鎮。構建經濟技術開發區節能管理信息平臺,以園區能耗科學管理和服務園區企業為目的,建成經開區能源管理系統,實現節能主管部門與區內重點用能企業能耗管理實時對接。打造濱海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區,聚焦生活宜居智慧能源服務、智慧港口綠色能源供應、園區高可靠能源保障、多產業高效能源利用四大方面,開展能源互聯網基礎能力提升,打造能源發展典型業態。建設中新生態城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零能耗建筑,充分利用建筑物本體及周邊設施建設可再生能源,通過電力智能微網功能實現常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智慧調度和分配,融合能源路由與樓宇優化控制、系統調節等先進技術,打造天津市首個具備實際使用功能的零能耗智慧能源建筑。
培育可持續發展新動能
《規劃》提出,加強氫能若干關鍵技術研究,打造資源供給基地,加快設施建設,強化示范應用,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統籌國家管網、中石化和北京燃氣在津LNG接收站近遠期副產冷資源,依托濱海新區上下游產業規劃布局,推動LNG冷能綜合利用;加快新型儲能建設,推廣“可再生能源+儲能”模式,強化儲能項目示范。以天津港保稅區等區域為重點承接載體,建設氫能示范產業園。渤化集團加氫母站建成投產,濱海新區建設至少5座加氫站。濱海新區重點在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港區域開展氫燃料電池重型卡車、物流車、叉車、港口機械等示范運營,全市累計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900輛以上;聚焦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集成、整車生產等核心裝備制造,引進培育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氫能龍頭企業,提升氫能裝備水平;建設國家級氫燃料電池測試評價中心和行業標準平合,推動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車檢驗中心項目建成投產。因地制宜推動儲能調峰電站建設,依托北辰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中新生態城等區域開展1-2個集中式儲能電站項目試點。
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
《規劃》提出,加強農村電網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建設,開展老舊供氣管網改造,加快供熱管網建設,超前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推進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統籌城鄉供熱行業管理,持續改善用電營商環境,推動用氣報裝智能化,推進城鄉用電精細化管理。
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規劃》提出,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推動完善電力市場建設,推進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進一步開展增量配電業務改革;推進油氣體制改革,促進管網互聯互通和公平開放,完善儲氣調峰輔助市場服務機制;穩步推進電力、天然氣、供熱價格改革,完善價格形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