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泉州生態環境日益好轉,鳥類不斷增多,先后出現了白鶴、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彩鹮、白額雁、遺鷗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身影。近日,德化和晉江又分別記錄到了“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和黑頭鹀雌鳥。
德化發現中華秋沙鴨
泉州第一次影像記錄
泉州的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再添新丁。近日,泉州觀鳥攝影愛好者張泉春在德化國寶溪記錄到了中華秋沙鴨,這是泉州第一次有中華秋沙鴨的影像記錄。
當時,張泉春到德化踩點采風,發現國寶溪上有幾只野鴨子正在愜意地游著。由于剛剛開始進行鳥類攝影,他對野生鳥種的認識并不多。“我以為是平日看到的斑嘴鴨,隨意地拍幾張照就離開了。”他說。
后來,張泉春遇到泉州市觀鳥學會會員森仔。森仔看到照片后激動地說:“這是中華秋沙鴨!”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發現并拍攝的竟然是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隨后,他又兩次前往拍攝,兩次都記錄到3只中華秋沙鴨:1只雄鳥、2只雌鳥。
據悉,中華秋沙鴨是我國特有的一個物種,因模式標本產于中國而得名,屬全球瀕危物種,全球數量在5000對以內,被稱為“鳥中大熊貓”。中華秋沙鴨基本上都是家族活動,不過平時都是十幾只的小族群,只有在遷徙季才會形成大族群。
福建是中華秋沙鴨的重要越冬地。2007年光澤縣記錄到7只中華秋沙鴨,以后每年南平、三明和福州都有零星記錄。2014年至2015年,福建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組織部分會員分期沿著福建重要河流溯流而上,觀察到51只中華秋沙鴨在這些地方越冬。2020年至2021年,永泰縣大樟溪發現20多只中華秋沙鴨越冬,而德化的國寶溪和浐溪,溪水最終流入大樟溪。
此次中華秋沙鴨的影像記錄使泉州相關人員初步掌握了這一瀕危鳥類在泉州地區的停歇地點及活動規律,有助于為候鳥安全遷徙提供監測支撐。
晉江喜見黑頭鹀雌鳥
第一次在福建被記錄
近日,泉州市觀鳥學會的凌飛鶴在晉江西園街道辦事處附近發現正在覓食的黑頭鹀(wú)雌鳥。這是黑頭鹀雌鳥第一次在福建被記錄,是泉州市目前已有記錄的第326種鳥類。
當天得到晉江疑似出現黑頭鹀的消息后,凌飛鶴與幾位觀鳥學會的會員立即驅車前往觀察。一到該地區,他就發現水田里有很多鳥類正在覓食,有黃鹡鸰、白鹡鸰、黃腹鷚、小鹀等。
凌飛鶴通過望遠鏡仔細搜索,最終在草叢里發現了正在覓食的黑頭鹀。“一只、兩只、三只,而且都是雌鳥。”他十分興奮,“此前很多來自福建各地的觀鳥愛好者在廈門熱拍黑頭鹀,現在我們泉州也有了。”
據悉,黑頭鹀是雀形目鹀科鹀屬的鳥類,主要生活于平原耕作區和矮林地帶或山邊稀林。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新疆部分區域,東南部地區僅有零星的記錄。
此前,福建曾有黑頭鹀的記錄,但都是雄鳥。2003年,黑頭鹀在廈門大學校園第一次被記錄,2020年4月下旬永安、2020年12月武夷山市五夫鎮、2021年1月28日廈門集美田頭村也陸續有記錄到。而此次出現在晉江的黑頭鹀雌鳥是第一次在福建省被記錄。
泉州市觀鳥學會提醒,請廣大觀鳥愛好者、生態攝影愛好者文明欣賞、記錄鳥類,注意愛護環境,不要打擾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