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黃埔區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和《黃埔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聯動機制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總結、提煉了近年來該區在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方面的經驗。在此方案指導下,黃埔區推出全國首個導航類應用軟件文化保護對象地圖、全省首名文化遺產檢察官、全市首創“屋長+保護責任人”制度,成為該區新時代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基層治理探索的重要舉措。
加強動態監測能力
全市首創“屋長+保護責任人”制度
《工作方案》重點強化相關職能部門的橫向聯動機制和“區政府-街鎮-社區”三級管理的縱向傳導機制,切實形成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合力。
黃埔區歷史文化名城辦公室加強對轄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專項評估,定期組織對全區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狀況進行綜合評估;各街鎮建立歷史文化遺產“屋長+保護責任人”責任制度,設立街、村、專職三級歷史文化遺產屋長組織體系,并定期匯總歷史文化遺產巡查情況,形成巡查報告通報至各部門和保護聯絡員;各職能部門及所屬街鎮加強城鄉歷史文化遺產數據整合共享,提升歷史文化遺產動態監測管理水平。
“我們通過開展‘黨建+’歷史文化保護,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復壯技術攻關,未來還將邀請第三方單位提升科學管護水平,規范獎懲機制,將巡查保護工作落實到位。”黃埔區九佛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去年10月就印發了歷史文化建筑樓長制工作方案,迅速摸清文化家底,梳理歷史脈絡,確立了街、村、專職三級“樓長制”,建立街、村兩級“樹長制”。
近日,黃埔區歷史文化名城辦公室通過屬地街道派發傳統風貌建筑保護責任人通知書,明確和落實屬地街道和保護責任人的職責,確保全區各層次城鄉歷史文化遺產得到系統性保護。
加大公益保護力度
全省首位文化遺產檢察官上崗
“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不能單靠行政機關單打獨斗,還需要與檢察機關形成保護合力。”黃埔區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意見》充分考慮發動形成全民參與、全方位保護的系統體系,將司法機關的專業人才引入進來。
《實施意見》《工作方案》明確加大文化遺產的公益保護力度,主動將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到行政公益訴訟的重點范疇。目前,廣州市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已率先在全省檢察機關創新設立2名“文化遺產檢察官”,專門辦理涉文化遺產方面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并為廣州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法律咨詢服務。
同時,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各指定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作為“特邀檢察官助理”,根據需要邀請有關專家參與,解決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中的專業性問題。各部門在工作聯動機制和聯席會議、案件線索移送、工作宣傳等多方面進行緊密合作。
提升公眾參與度
歷史文化保護對象地圖可查
今年1月,黃埔區歷史文化名城辦公室積極探索“互聯網+名城保護”新機制,對全區各類歷史文化保護對象進行系統梳理,在完成普查、認定和公布后,攜手百度公司,將全區歷史文化街區(1處)、歷史風貌區(1處)、傳統村落(11處)、歷史建筑(18處)、傳統風貌建筑(178處)通過百度人工智能地圖進行標注。
這也是黃埔區在全國首個推出的創新之舉,通過歷史文化保護部門與導航類應用軟件合作,用數字化現代技術手段向公眾呈現全區歷史文化保護對象,進一步提升公眾對歷史文化保護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城鄉歷史文化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該功能的上線,更好地發揮了互聯網平臺廣泛的觸達優勢,將歷史文化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有助于在全社會形成‘共享共保’的保護傳承意識。”黃埔區歷史文化名城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施意見》《工作方案》明確,黃埔區將組織開展對傳統風貌建筑的數字化信息采集和測繪建檔,建立歷史文化保護對象一張圖,并鼓勵熱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志愿者協助參與日常巡查,及時掌握和反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使用情況的有關信息的成果,推動全社會形成共享共保的保護傳承意識。(記者何瑞琪 通訊員 舒悅 范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