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設計總負責人、山東寧陽人鄭方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稱,“冰絲帶”以大道至簡為設計出發點,在設計建造過程中遇到了很多“世界首次”、“世界最大”等技術挑戰,同時在設計之初就聽取了王北星、楊陽等世界頂級運動員的意見和建議。
北京冬奧會期間,冰絲帶作為大道速滑項目比賽場地,擁有亞洲最大的冰面。鄭方介紹稱,冰絲帶是一個使用了全新科技創新技術的場館,同時里面也飽含了中國的傳統智慧。它最初始的設計是以大道至簡作為出發點,包含了剛柔并濟的中國傳統思維方式,幕墻表面還印刷了傳統冰花圖案。可以說“冰絲帶”從建筑本體到內部細節,都包含了傳統智慧與現代工藝結合的理念。
鄭方介紹稱,“冰絲帶”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個“世界第一次”、“世界最大”等技術挑戰,是一個由科技創新來支撐的場館。比如,作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單層、雙向正交索網的體育館,設計過程中創新性地使用了一些前沿技術來模擬它的結構性能、力學工作情況和建造過程,還使用多彎曲玻璃工藝也很有挑戰性。這些嶄新的工藝,是在國家科技冬奧專項的支持下研發并實現的。
“作為建筑師,會盡力去理解一項運動本身的魅力是什么、技術含量在哪,需要哪些技術支撐使這項運動更有觀賞性,并提高運動成績。”鄭方透露,這些都需要在設計過程中盡力思考,因此冰絲帶在設計之初,就聽取了王北星、楊陽等世界頂級運動員的意見和建議。鄭方舉例說,短道速滑名將楊陽曾提出,此前她在比賽結束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要擔心頭發在滑冰過程中飄亂影響形象,為此在“冰絲帶”的賽場出口,特意為運動員們準備了小鏡子。鄭方透露,類似充滿科技和人文關懷的細節,在“冰絲帶”場館內還有很多。
鄭方是山東寧陽人,1988年以山東省理科狀元的身份考入同濟大學建筑系,曾擔任2008北京奧運會“水立方”的執行設計總負責人,今年北京冬奧會又擔任“冰立方”“冰絲帶”等場館的設計總負責人。鄭方說,奧運場館是他職業生涯中主持設計的最復雜的項目。(記者 賀輝 張珈瑋 辛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