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利,31歲,美食研發員。仔細盤算用料比例,精確調整調料用量……張慶利與幾位年輕人聚在一起,正在討論眼前這道新菜的改進方案。
文火燉煮的花膠雞湯汁濃郁,剛出油鍋的鯉魚頭尾相翹,只等那一勺酸甜適口的糖醋汁兒……小年夜前夕,在萬達廣場“盒馬鮮生”后廚內,正在進行著一場年夜飯的排練。
樣菜出爐后,美食研發人員張慶利與同事圍坐桌前,準備試吃新菜品。經過多次打樣、試樣,討論、調整后,這些菜品將在今年大年夜端上消費者的餐桌。
既要口味也要顏值
年夜飯被賦予社交屬性
一歲一團圓。春節臨近,年夜飯怎么個吃法也提上了每個家庭的日程。在如今疫情防控疊加“懶人經濟”的背景下,很多商家也在年夜飯賽道摩拳擦掌。拼質量、拼創意,為消費者帶去別樣的年夜飯體驗。
張慶利和同事們早在一個多月前就開始策劃今年的年夜飯。為此,他們最初先是進行了一番市場調研。
“通過街頭走訪和網絡市場問卷等多種調研方式,我們有很多區別于往年的發現。”張慶利透露,在這次調研中他們發現,如今年夜飯的主動權已經交到了“80后”手中,特別是35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往往已經成家立業,成為家庭的頂梁柱,逐漸從父母手中接過各種大小家庭事務的決策權,其中包括年夜飯的掌勺。
張慶利發現,這些年輕人對年夜飯的需求不再僅局限于味道好和寓意好,他們同時關注菜品是否有顏值、夠排面兒。“畢竟除夕晚上要發個朋友圈的。”這一新需求說明年夜飯不僅僅是家庭里的儀式感,還兼具了社交屬性。
關注需求,才能投其所好。在濟南從事了5年餐飲研發工作的張慶利決定對傳統年夜飯來一次改良。
為一道“手拆豬頭肉”
走遍濟南城
一桌年夜飯,往往要考慮到一個家庭中老中青幼幾代人的口味。對于美食研發人員來說同樣面臨“眾口難調”的挑戰。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各地口味愈加融合。就拿咱們濟南來說,菜品也不再局限于本地傳統菜式。”張慶利表示,他們今年將“花膠雞”“佛跳墻”等南方高檔菜加入菜單,與濟南本地的“蔥燒海參”“糖醋鯉魚”“五香熏魚”“生態炒雞”等傳統菜構成年菜系列。
別小看任何一道菜。就拿一道“手拆豬頭肉”來說,張慶利為了將這道菜的口味和賣相做到最好,先是查看了濟南大批網友對同類菜的推薦和點評,根據自己匯總的信息,走訪了本地所有知名的商超和熱門鹵味店,試吃了數不清的“豬頭肉”熟食品。“天天就追著這一件事做。哪家店做得好、好在哪兒,都記在腦子里?;貋砭C合幾家的優點,一心想做出最好吃的豬頭肉。”張慶利回憶,在每道菜的研發過程中他們都帶著一股執念。對他來說,美食研發就是要研究透徹食材與調料的排列組合,只有找到最佳的組合方式,平淡無奇的食材才會驚艷四方。
“蔥燒海參在保持原有烹飪方法的基礎上,糖和油的添加量要降低。”“獅子頭中降低淀粉含量,增加馬蹄和貢菜,使輔料更豐富。”研發室的餐桌前,試吃完新一批樣品,張慶利與同事們商量著改良方案。這些調料的添加比例,往往需要反復嘗試。
“生椰拿鐵八寶飯”
來一次傳統與時尚的碰撞
張慶利說,時刻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時刻跟隨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點,是一名美食研發者最必備的“職業敏感性”。
前不久,他們所研發的一款“生椰拿鐵八寶飯”就是其中的例子。區別于常見的“傳統八寶飯”和“紫米八寶飯”,研發人員將網紅爆款“生椰拿鐵”與八寶飯結合,沒想到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消費群體年輕化,需求也在日新月異。從最初的在家里吃年夜飯,到后來去飯店吃年夜飯,再到現在很多年輕人選擇購買預制年夜飯,消費者對便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張慶利和同事們來說,選定菜品形成系列之后,還要考慮如何將菜品產品化,制成預制菜品,實現量產上市。既讓消費者享受到便捷性,又要保證菜品端上餐桌后依然保持“高顏值”。
“總體能夠感受到大眾的消費能力在提高,對新口味的接受度和認可度也在提高。”張慶利表示,雖然消費方式在互聯網的帶動下追求一個“快”字,但美食研發卻相反,“只有秉承匠人精神,精心打磨每一個單品,產品才具有生命力。”(記者王飛 趙曉明 陳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