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檢察院新聞發布會發布的《2021年重慶市知識產權檢察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去年我市檢察機關構建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新模式,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52件357人,追贓挽損共計2460萬余元。
據了解,我市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9個知識產權檢察職能集中統一履行試點省、直轄市之一,為此市檢察院推行“一案三查”辦案機制,積極構建“批捕、起訴、監督、預防、服務”五位一體的知識產權檢察保護新模式。
《白皮書》顯示,2021年全市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152件357人。其中,受理審查逮捕案件53件104人,批準逮捕33件66人;受理審查起訴99件253人,提起公訴65件155人。立案監督2件,追捕3人,追訴14人,辦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訴訟監督案件3件。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檢察機關在捕訴環節促成退賠案件23件,追贓挽損共計2460萬余元。
去年全市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數量和涉案人數同比明顯上升,案件數同比增長20.6%,涉案人數同比增長42.8%。其中,侵犯商標權犯罪案件數量同比增長13.0%,涉案人數同比增長29.8%。
《白皮書》指出,去年全市檢察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罪名最多的當屬侵犯商標權犯罪,案件量達到了130件,占比高達97.7%。
與此相對應的是,去年全市侵犯著作權犯罪案件為3件,只占侵犯知識產權罪名案件的2.3%,假冒專利罪、銷售侵權復制品罪甚至已經連續5年沒有案件。
據介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侵犯商標權犯罪相較其他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成本更低,更容易實現侵權獲利。
同時,全市檢察機關受理審查起訴涉及酒精飲料、煙草制品、汽車零配件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分別為21件、16件、17件,占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54.5%。
據介紹,煙酒等領域具有較高市場價值和附加值,利潤豐厚的產品更易遭受侵權,較低侵權成本和豐厚收益成為這類案件多發的原因。
汽車領域的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犯罪對象涉及發動機、汽車配件、潤滑油等各零配件,呈現出犯罪手段多樣化的特征。
《白皮書》特別指出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即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呈現團伙化、網絡化、跨區域趨勢。
去年全市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均涉案人數2.35人,以企業式、家族式、作坊式等共同犯罪為特點;犯罪嫌疑人通常依托微信等互聯網平臺實施侵犯商標權和著作權犯罪,呈現跨區域作案趨勢。
同時,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的作案鏈條進一步拉長,生產和銷售多地分離,打擊難度增大,其中案件犯罪地域涉及最廣的達16個省市之多。 (記者 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