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媒體傳播歷史長河中,100天很短;對于以秒來計算發稿時間的新媒體而言,100天卻很長,長到足以編發萬千資訊。
1月1日,上游新聞客戶端,由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分行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共同搭建的服務農民的線上綜合平臺——“裕農朋友圈”,迎來上線第100天,共發布資訊4363條,累計瀏覽量1億+!
1億+的背后,是這個國內首個圍繞農民社交、提供金融與非金融服務的專屬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的社會價值,是建設銀行深化新金融行動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是共享社會有效資源,共建“政府+金融+互聯網黨媒平臺”模式服務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有益探索。
一次創新,扛起時代之責
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2021年,與全國人民一道告別絕對貧困的重慶,開啟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鄉村產業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村人居環境和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這些領域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使鄉村金融成為一片巨大的藍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中國建設銀行作為國有大行應有的政治擔當與社會責任,也是服務國家戰略和推進業務發展的新機遇。
“農業農村大有可為,關鍵是怎么為?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如何更好理解農民、服務農民?是否應采用平臺化思維,整合媒體的用戶聚合優勢、專業內容生產優勢,以及銀行的服務優勢、資金優勢、網點優勢,更好地服務‘三農’?”建行重慶分行將目標注視到本地黨的喉舌——重慶日報報業集團。
恰巧,重慶日報報業集團也在思考,媒體在鄉村振興中要承擔起更大的職責,就應轉變角色,既要做政策的傳聲筒,又要成農民的貼心人,還應發揮聯系廣泛、渠道眾多的優勢,做好農村發展的加速器。
雙方一拍即合,逐一敲定“裕農朋友圈”的各種細節。
如取名上,“裕”意為豐富、充裕、富裕。“裕農”是指通過平臺帶給農村豐富的文化生活消費、帶給農業充裕的信息資訊、開創一條助農富裕的渠道。同時,作為建行“裕農通”鄉村振興綜合服務平臺的線上社交社區,它也是為農民服務的思想家園。
合作方面,調動整合雙方優質資源,通過媒體端運營、數字化經營、嵌入式服務,提供更加普惠便捷的金融服務、民生服務等,從而更好地賦能鄉村、服務農民。
內容方面,設置裕農資訊、農民夜話、田園牧歌、小康故事、金融服務、鄉村幫幫團、便捷鄉村7大板塊,多角度對接鄉村需求。
去年9月23日,國內首個農民專屬、旨在服務“三農”、為鄉村振興助力服務的綜合社交平臺——“裕農朋友圈”,在上游新聞客戶端上線運行,一條“政府+金融+互聯網移動端黨媒”的助力鄉村振興之路就此鋪就。
一支隊伍,共赴振興之約
鄉村振興,僅僅依靠銀行和媒體就夠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融合發展本就是鄉村振興的題中之義,城鄉要融合,產業要融合,資源要融合,當然也需要融合各種人才作為鄉村振興建設的“生力軍”。
“裕農朋友圈”作為一個融媒體社群平臺,鼓勵用戶積極參與內容生產。于是,除采編團隊外,“裕農朋友圈”組織起一支共1098人、分布各區縣的基層“圈友”(新聞官)隊伍,帶來810篇反映鄉村發展的圖文、視頻作品。
比如,全國知名“三農”記者羅成友,就成為上游新聞的一名特約記者。他一連推出4篇稿件,或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好政策鼓與呼,或為處理村民糾紛、破解治理難題建言獻策。
在這場融合實踐中,許多人有了新角色,實現了新作為。
蒙欣、王翼翔、李治瓊是建行長壽支行工作人員,每天坐在柜臺前對各類賬務進行核對、監督、審查是他們的主要工作。上月29日,三人來到長壽鄰封鎮柚子林里,分別化名M萌、A翔、瓊J,成為在地里帶貨的主播。原來,“裕農朋友圈”當天組織的直播帶貨活動來到了長壽,三人不遺余力地吆喝,換來160箱約2800余斤的銷量。
羅輝本是巫山雙龍鎮洞橋村黨支部書記,如今他多了一個身份,成為“裕農朋友圈”的新聞官,工作之余采寫稿件,用一篇篇貼近生活、催人奮進的小康故事,感染更多人投身鄉村振興。
就在幾天前,市供銷合作總社也與重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參與共建“裕農朋友圈”,助推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過供銷基層組織,共同助力鄉村振興。
據統計,目前共有市農業農村委、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7家市直機關單位入駐或合作,給予“裕農朋友圈”指導。
“裕農朋友圈”這個“小圈”的發展,正一步步推動著鄉村振興“大圈”的進步。
一組數據,凸顯裕農之效
用深度提高層次,用廣度擴大“圈子”,加之直播帶貨、線上線下等活動,讓“裕農朋友圈”迅速打開局面——上線次日,瀏覽量突破100萬,12天突破1000萬,24天突破2000萬,36天突破3000萬,2個月突破5000萬,100天達到1個億——跳動的數字,急速的上升曲線,無不讓人振奮。
資訊內容方面,7大板塊共發布稿件4363條。其中,農民夜話成為農民表達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貼心朋友。鄉村幫幫團吸引用戶提問892條,累計收到專家及熱心網友回復4237條。“臨時工受傷”“送貨糾紛處理”“重慶長期護理險繳費標準”等問題,均得到資深律師及相關部門的及時回復。
活動方面,舉辦“最美鄉村”拍客大賽,收到作品460余幅,收獲近60余萬人次點贊,僅上游新聞活動專題曝光量就突破129萬次;開展“好巴適 川渝”上游新聞&裕農朋友圈助農直播,吸引50萬人次關注。
此外,金融活水也通過“裕農朋友圈”實現精準滴灌。截至目前,通過“裕農朋友圈”已實現定期存款存入,實現普惠線上個人客戶注冊、企業客戶綁定等。“裕農快貸”“小微快貸”“善融商務”“建行生活”等金融平臺、產品紛紛入駐,還鏈接了“渝快辦”、交通違法罰款繳納、社區信息查詢、核酸檢測機構查詢等社會功能,為農民提供便捷的金融與非金融服務。
數字無言,但卻最有說服力,無聲地訴說著“裕農朋友圈”獲得的認可及成效。而數字的背后,則是一張張得到幫扶后的滿意笑臉。
隨著影響力擴大,一批專家成為“裕農朋友圈”的粉絲,為其建言獻策。市委黨校副校長、重慶行政學院副院長張倵瑃認為,“裕農朋友圈”是一個創新助農平臺,展現了媒體與金融平臺優勢,為我市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裕農朋友圈”將進一步保持媒體屬性,做好內容提供,講好屬于農民的故事。同時,進一步強化作為建設銀行服務鄉村振興綜合平臺的特色和優勢,發揮“平臺經濟”功能,及時將“三農”需求向市場傳播,依托媒體傳播優勢及時實現信息對接,更有力、精準推動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