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由廣州市民政局指導、廣州市慈善服務中心、廣州市慈善會主辦的“匯聚灣區善舉,助力共同富裕——2021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暨公益慈善盛典新聞發布會”召開。
記者從會上獲悉,近日,廣州市民政局印發了《廣州市推動社區慈善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3)》(簡稱《方案》),旨在加快推動廣州市社區慈善發展,促進社會治理與慈善發展在基層的創新融合。
發布會上,廣州市民政局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處長丁鋒對《方案》進行了介紹。據悉,《方案》共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工作步驟、工作保障、工作分工。其中,主要任務部分圍繞發揮社區慈善主體作用、打造社區慈善品牌項目、建立社區慈善支持平臺、弘揚社區慈善文化四個方面制定了17項工作任務。
據了解,社區慈善發展行動按照“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為民服務、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共建共享”的原則,分為協調推進、深化提升、示范引領三個階段開展,通過三步驟五保障的社區慈善工作推進機制,力爭到2023年底,各區全面建立起融合發展、運轉有效、各具特色的“五社聯動”機制,建設一批慈善氛圍濃厚、體制機制完善、惠民實效凸顯的慈善社區,培養一批長期參與慈善服務、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的社區慈善人才,實現社區慈善基金、社區慈善(志愿)工作站、社區慈善項目100%全覆蓋,全市80%的鎮(街)有不少于1個樞紐型社區社會組織,各區培育品牌社區社會組織數量和品牌項目數量分別不低于3個, 每年實現培育1-2個區級社區慈善品牌項目,深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實際上,廣州社區慈善發展已有穩固基礎。目前,全市設立社區慈善基金422個,籌集資金超3000萬元;設立慈善捐贈站點、慈善標志等慈善空間738個,服務群眾近6589人次。
廣州市民政局慈善社工處一級主任科員張藝馨表示,《方案》致力于為“慈善之城”注入新活力,探索社區慈善發展范本。通過推動實施“廣州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充分發揮基層力量關鍵作用,依托社區慈善基金、社區慈善(志愿)工作站、探索建立“時間換服務”“時間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機制,讓社區志愿者就地就近參與社區服務,深入推動“慈善+社工+志愿”融合發展,以小見大全面推進社區慈善建設。
同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慈善活動,宣傳推廣“慈善家庭”,開展社區慈善研究等,大力弘揚社區慈善文化,深化“慈善+金融”模式,大力發展慈善信托,開發社區公益慈善類捐贈理財產品,多渠道為社區慈善提供資金支持,協同打造多元立體公益渠道,助推社區慈善高質量發展。(記者 符暢 通訊員 廖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