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生命科學、納米科技、網絡通信、工業技術軟件等領域影響人類未來發展的上限,那么可持續發展問題則影響人類發展的底線。”在12月12日舉行的2021年大灣區科學論壇可持續發展分論壇上,“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說。
在當天的大灣區科學論壇會場,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物種減退,到發展新型能源、實現“雙碳”目標,再到糧食安全、消除貧困,可持續發展議題成為中外科學家關注的焦點。與會專家倡議,全世界應采取聯合行動,大力推動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
車八嶺保護區40年發現150個新物種
“包括土地、水、生物多樣性等在內的‘自然資本’正在迅速枯竭,一系列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需要我們換一種方式思考自然的價值。”斯坦福大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格雷琴·戴利在視頻報告中說。在其看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令人矚目。
挪威奧斯陸大學教授、挪威科學院原院長尼爾斯·克里斯蒂安·斯坦塞斯同樣強調了加強科學研究及國際合作的重要性。“要鼓勵社會各界與科研界開展廣泛的協同合作。”他說。
論壇現場,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車八嶺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束祖飛以20年的工作實踐,印證了科技發展在生態保護方面的重要作用。
“車八嶺保護區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天然生態屏障,也是中國具有國際意義的14個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束祖飛介紹,自1981年建區以來,40年間,車八嶺保護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取得很大成效,森林覆蓋率由65%提升到96%以上,共發現150個新物種,其中部分新物種以車八嶺地名命名。車八嶺保護區已經建設了“天空地一體化”的生態多樣性綜合監測技術體系,通過衛星遙感對棲息地的質量進行評估。
“通過紅外相機定位觀測,我們能夠知道特定區域有哪些物種、數量有多少。”束祖飛說,這些數據能夠通過自主研發的700兆實時組網傳輸與智能識別系統實時上傳、云端存儲,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廣東土壤污染修復取得重要進展
“如何獲得足夠的食物,更重要的是如何獲取更多健康的、有營養的食物,這對全球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朱永官說。
作為聯合國提出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和促進可持續農業”在論壇上引起熱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張佳寶多年從事鹽堿地農業開發,在會上針對如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土壤健康管理與綠色發展提出多項建議。
“廣東在土壤污染修復方面已經取得重要進展,如率先創建了土壤重金屬污染精準調控、農產品達標生產、固碳減排多目標協同的技術體系等。”張佳寶說,未來粵港澳大灣區還要重視土壤障礙因子消減與地力提升,做好土壤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功能調控。
張佳寶同時建議,在土壤固碳減排與農業碳中和方面的研究也需要進一步發力。“只有提高耕地質量,促進土壤健康,才能實現農產品的綠色發展,真正解決糧食問題。”他說。
朱永官也從土壤的角度分享了對糧食安全的看法。“土壤‘吃’了什么,人類就吃了什么。因此必須重視土壤健康,包括肥料的使用、土壤中各類化學元素的含量、微生物的組成等。”
同時,朱永官還呼吁加強全球合作。“如今的食物供應鏈是全球性的,我們吃的食物可能是來自于1萬公里以外的地方,因此必須在全球范圍內采取行動,才能夠打造可持續性的全球食物系統。”
在國家糧食安全政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程國強看來,科技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支撐,也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需要“提檔升級”,既要“藏糧于地”,也要“藏糧于技”。“隨著人口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費會繼續增加,今后資源的缺口會越來越大,只有科技才能把這個缺口縮小。”程國強說。
應建設“大灣區低碳技術先行示范區”
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發展綠色低碳技術和新型能源。在南沙舉行的海洋科學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探討了如何在海洋尋找低碳能源。
“可燃冰資源豐富,發展前景廣闊,可燃冰開發將是未來能源戰略的制高點。”張偲說,生態管控是綠色開采首要前提??扇急_采需要獲取擬開采區生態環境的本底資料,因此必須要建設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
“深水區已經成為全球的科研熱點,中國的能源發展也要往深水區走。”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原總地質師朱偉林說,要推動研究深入和勘探開發技術發展,發現更多的深水油氣田。
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原主任羅續業則分享了我國深海深地探測技術的優先發展方向。“我國深海探測特別是載人潛水器和無人潛水器的技術水平已處于國際領先,但還存在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科研與技術發展脫節、科研力量分散等問題。”羅續業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在發展深海探測、深地探測方面具有區位、科研、產業等多方面的優勢,未來應在這兩個方面重點發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所長張鎖江將目光投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他說,廣東應加強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綠色低碳技術領域的合作。
“要創新合作模式,匯聚世界各國綠色技術領域的優秀科學家的力量,共同推進綠色技術合作與轉移轉化。”張鎖江建議,粵港澳大灣區應努力建設“大灣區低碳技術先行示范區”,帶動更多地區為推動碳中和作出貢獻,改善人類生存環境。
會場金句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杰:
要在全球建立一種可持續性的文化,建立起可持續發展從個人做起、從社區做起的理念。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平臺,具有自身的優勢和能力,理應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所所長張鎖江:
要創新合作模式,匯聚世界各國綠色技術領域優秀科學家的力量,共同推進綠色技術合作與成果轉移轉化?;浉郯拇鬄硡^應探索建設“大灣區低碳技術先行示范區”,帶動更多地區為推動碳中和作出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長李國杰:
AlphaFold2(DeepMind公司的人工智能程序)的成功表明:人有人智,機有機“智”,今后疑難問題的解決不一定完全依賴于人類的先驗知識。在人工智能時代,人類獲取知識的途徑將發生根本性變革,人類認知將遭遇巨大沖擊。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
中國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和生態效益評估等舉措,為全球提供了優質和可借鑒的中國方案。中國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已從“跟跑”轉為“并跑”,部分領域呈現“領跑”的態勢。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偲:
冷泉生態系統是甲烷滋養的海底生態系統,被譽為“深海綠洲”,是揭秘深海極端環境生命策略的“金鑰匙”。推動打造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破解深海資源開發過程中“卡脖子”問題迫在眉睫。(記者卞德龍姚昱旸汪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