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79歲老人在取完快遞搬運上樓過程中猝死的消息,引發大量關注。死者家屬認為,快遞面單清楚寫著“送貨上樓”,快遞員讓一個年近八旬的老人爬6樓搬22斤的快遞,“簡直就是胡鬧”。快遞公司回應:快遞員與客戶電話溝通時,客戶表明主動下樓取貨,收貨人查驗包裹付費后直接拿著包裹離開,操作符合公司流程。
孰是孰非,尚未定論,但這一極端案例再次將快遞常常不上門的現實矛盾暴露了出來。近些年,人們收發的快遞越來越多,服務質量卻明顯下滑??爝f員普遍不再提前致電,“消防栓簽收”“門把手簽收”已算好的,更多的則是將快遞直接塞進驛站或自提柜。用戶不僅不能坐家收貨,出去取件還要做好二次付費的心理準備。長此以往,網購的便利與幸福感難免打折。
快遞上門是合同約定的服務,何以不斷縮水?直接原因很簡單,快遞小哥送不過來了。數據顯示,2011年到2020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從約36.6億件增至833.6億件,足足增長了23倍;但一線快遞員從逾100萬人增長到300萬人,只增長了3倍多。貨多人少,“壓力山大”,快遞公司的績效考核又愈發嚴格。比如,一家公司對快遞員實行“369小時”制度——3小時要簽收25%,6小時要簽收50%,9小時要簽收75%,完不成則罰款。這樣的背景下,快遞小哥疲于奔命尚難以完成“簽收率”,自然是不愿戶戶上門了。
尷尬背后,是快遞公司的發展困局。過去十余年來,伴隨電商的發展,快遞業高歌猛進,但企業間的競爭手段十分單一,主要是以低價換市場。也正是在這一邏輯之下,雖然快遞公司普遍還有利潤增長,但增幅逐年下滑。與此同時,用人成本一直在上漲,快遞公司常常招不到足夠多的人員。到頭來,犧牲服務品質就成了飲鴆止渴之舉。可以說,如今的快遞不上門只是一個表征,病根在于快遞業尚未跳出發展窘境。
頭重腳輕、大而不強,這是今天快遞業給人的現實觀感:業務越做越大,且上游已足夠智能化,但“最后一公里”依然靠著低價策略和人海戰術,提供著倒退的服務。時移世易,“社交+直播+電商”正爆發出更大的潛能,物流日益成為一項必要的社會基礎設施,消費者對于品質的要求更是水漲船高。如果企業還用十年前的發展策略,只會在眼下的困局中越陷越深,最終錯失新的發展機遇。
目前,在相關部門和市場反饋的倒逼下,一些企業已經開啟了破局之路。開展國際化業務也好,轉向制造業、工業物流也罷,但可以肯定的是,惟有抓緊跳出舊賽道,注重時效更注重品質,用足人力更愛護人力,才能打開行業新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