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魚,尾巴上有一道艷麗的紅斑、像身著唐裝一樣,因而在海外獲此美譽。唐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因對水質、水流都很挑剔而稀少,甚至在上世紀80年代被科學界宣布野外滅絕。但本報記者近日在廣州從化良口唐魚市級自然保護區探訪時,再次見到了唐魚嬉戲山溪的景象。
數十年來,是什么帶來了改變?“無為”。當地保護唐魚的經驗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干預,來為魚兒提供適合生存的自然環境,讓它們自我維持種群繁衍。“無為”正是最大的“作為”。10多年來,該保護區只在魚類專家指導下做過兩次小型工程,一次是在保護實驗區和緩沖區開展濕地修復,另一次是對被破壞的溪流開展底部清淤疏通。如今,保護區內有8萬多尾唐魚,對比曾經“野外滅絕”的情況,“無為”帶來的生態效益可見一斑。
唐魚的故事,至此遠未結束。目前,唐魚已具備人工繁殖技術,但當地依然竭盡全力減少人為干預、延續其野生野長生態的做法。為什么?專家解釋是“人工繁殖雖能讓唐魚產生后代,但長此以往帶來近親繁殖,未來可能造成它的種質退化”。這一次,唐魚保護行動再次堅持住了有所不為,在自然生態中劃定邊界、讓人類活動“留白”。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需要“留白”。藝術作品中的留白,既留給觀賞者以想象空間,又“以無勝有”升華作品;生態留白,則從地理空間上為人們的開發利用限定尺度,從時間推進上為持續發展提供不竭動能。只有給保護和發展都留有更多余地,生態才能持續孕育多樣物種。
生態留白,也要有所為。若不劃出明確不可逾越的紅線,任由不合理的開發活動“越界”,生態保護必將無從談起。這些年來,當地村民為給唐魚安家,“讓”出2200畝山林:保護區內嚴格限制人為生產活動,嚴禁放牧、狩獵、采藥、開墾、燒荒……限制并規范人為活動,一時的收入或許會減少,但從長遠看,生態好了,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是必然趨勢。
“千畝山溪中,唐魚自在游”,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積極進展的一個縮影。生態留白,為美麗中國添彩。生態保護中的留白意識,既體現了治理智慧,也是一種個人的克制和修養。只要我們人人深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理念,與大自然保持禮貌的距離,必將生活在越來越美的生態圖景之中,也必將讓綠水青山變成取之不竭的“金山銀山”。
(廣州日報評論員 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