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隨著中國平安披露2022年頭兩月保費數據,A股上市保險股前2月保費情況已經全部出齊。
3月15日,中國平安披露的數據顯示,中國平安今年前2月原保險保費收入1831.53億元,同比增長1.22%。
其中,平安財險實現保費收入475.31億元,同比增長10.97%;平安壽險1287.88億元,同比跌1.61%;平安養老保費實現36.89億元,同比跌22.60%;平安健康實現保費收入31.46億元,同比增28.30%。
前兩月人身險保費仍在分化,但亦有邊際改善
整體上看,從6家保險公司主體看,前兩月保費收入情況中,僅中國人壽增速下降,前兩月共計實現保費收入2540億元,同比下降約5.04%。
其余主體當中,按增速從高到低排列,分別為國華人壽同比增速56.20%(保費76.55億元)、中國人保同比增速17.04%(保費1592.46億元)、中國太保5.94%(保費1048.42億元)、新華保險5.2%(保費463.84億元)、中國平安1.22%。
分業務看來,各子公司反饋的頭兩月保費數據依然延續此前收入特征,產險持續修復,人身險繼續分化。
但值得欣慰的是,人身險業務保費雖仍在分化,但增速下降的中國人壽和太保壽險頭兩月情況與1月份對比,已經出現明顯改善。
其中,中國人壽首月保費下降5.34%,但前兩月數據降幅收窄至5.04%;太保壽險首月保費同比下降至1.1%,但在包含今年2月數據后前2月保費增速實現轉正,同比增2.3%至738.88億元。
人保壽險方面,公司頭兩月實現保費收入533.84億元,繼續保持較高增速,同比增長26.4%。
與此同時,與首月對比,健康險業務單獨統計的兩家子公司保費數據也得到極大改善。
除平安健康險外,2022年首月,人保健康累計實現原保險業務收入84.61億元,同比下降6.56%;但今年前兩月,人保健康保費收入已經提升至141.04億元,同比增速也提升至增長7.6%。
產險方面,2022年頭兩月,太保產險實現保費收入309.54億元,同比增長15.7%;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917.58億元,同比增長13.6%;平安產險同比增10.97%。
人身險市場仍有近10倍預期增量,非壽險準備金管理龍頭險企利好明顯
二級市場上,自3月以來,保險板塊再次掉頭向下,截至發稿跌幅已擴大至近16%,位居申萬二級指數跌幅榜第25位,非銀金融板塊跌幅首位,個股方面表現均有不佳。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當前保險行業仍處在向高質量轉型過程中必經的陣痛期,仍然看好保險行業長期滿足客戶健康管理和養老需求的發展前景。上市保險公司在行業向高質量轉型過程中先試先行,積極布局健康管理服務和養老產業,最有可能率先走出瓶頸帶領行業進入下一輪快速發展期。但當前大健康、大養老產業仍在布局中,同時負債端面臨人力規模下滑但人均產能提升不及預期等問題,導致基本面持續在底部徘徊,預計還需給予上市保險公司轉型時間。
在劉欣琦看來,短期市場風險偏好降低,有利于低估值、高股息的保險板塊;同時在“穩增長”預期下,有利于改善市場對保險資產端潛在風險的悲觀預期。
據奧緯咨詢發布的中國人身險行業報告顯示,盡管行業短期面臨增長疲軟,但當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000-10000美元后,人身險保費規模年增長率預計將高達13%,并在203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人身險市場。到2040年前后,我國的人身險滲透率有望達到11%-13%的穩定水平,在2050年預計可實現45萬億元的保費規模。
“近10倍的預期增量意味著,當前我國居民仍存在巨大的保障缺口,醫療險、養老年金、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的保障缺口尤為明顯,這些需求將成為中國人身險市場未來規模增長的重要引擎。”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錢行總結道。
另一方面,3月9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1-7號)》,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據悉,《實施細則》作為《保險公司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管理辦法》的配套文件,從補齊制度短板、加強內控約束、細化精算意見、形成同向合力四方面出發,進一步加強非壽險業務準備金監管,在操作實務上對保險公司下達要求。
國泰君安劉欣琦團隊分析認為,《實施細則》通過精細化準備金計量標準引導保險公司提升準備金計量的準確性,從而提升非壽險行業盈利的真實性,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維持行業“增持”評級。龍頭險企得益于歷史上準備金計提更加審慎充分更為受益,并且近年來積極通過業務質量改善以及理賠效率提升釋放冗余準備金,有利于實現盈利增長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