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今日,恒生前海恒揚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發布公告稱,3月1日起暫停大額申購。公告顯示,為保證基金平穩運作,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該基金在暫停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期間,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的累計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金額應不超過300萬元,如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的累計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金額超過300萬元,該基金管理人將有權拒絕。
相關資料顯示,上述基金恒生前海恒揚純債成立于2019年12月,成立至今,Choice數據顯示,凈值增長率為15.62%。現任基金經理李維康,目前管理基金數4只,在管基金規模36.38億元,現任最多管理的基金類型長期純債型。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恒生前海基金資產規模(全部)46.95億元,排名133/180;資產規模(非貨幣)46.95億元,排名127/180;旗下基金數13只,排名118/180;旗下基金經理5人,排名123/180。
在近期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如崔宸龍、喬遷、丘棟榮陸續放開旗下在管產品大額申購限制的同時,不少債基宣布限制大額申購。據證監會官網顯示,僅2月26日,就有6只債基宣布限制大額申購。若拉長時間至2月來看,除上述6只產品外,2月以來還有51只債基暫停大額申購,同時還有109只債基處于暫停申購狀態。據此可以看出,年內已有超160只債基進行限購。
為何在權益類明星基金開放申購的同時而債券型基金卻開始限購?有基金專業人士認為,此前為防止產品規模增長過快,故部分規模較大的權益類基金會進行限額,但隨著近期市場出現大幅度下跌,“老基金”的申購份額也較小,因此大規模的權益類基金便紛紛打開申購。而近期債基頻頻限購,也可能是為了防止申購規模過大,影響基金管理人的操作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