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諸葛找房
此前一些樓市利好政策開始在各方面顯露效果了,“回暖”的詞也用得多了起來。樓市有沒有真正的回暖呢?
我們先看看土地市場,“多輪競拍、觸達地價上限、溢價率15%”……久違的場景又見市場,意味著開發商拿地信心升溫,盡管拿地的房企結構發生了變化。
2月17日,北京率先結束2022年首輪集中供地,雖然整體上依然談不上多么火爆,應該說是“冷熱分化、穩中回暖”,這大概才是最真實客觀的表述。
對于開發商的信心提振,還有購房者的信心,都表現在房地產貸款上。
數據顯示,1月房地產貸款再現“開門紅”,規模進一步提升,預計1月房地產貸款新增約6000億元,跟去年四季度相比,多增約3000億元,其中開發貸多增約2000億元,個人住房貸多增約1000億元,由此可見,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行為持續改善。
這也意味著按揭需求的旺盛態勢跟政策支持合理貸款需求保持了一致性,或許居民中長期貸款仍將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多種作用下,將有利于成交升溫。
原因很明顯,首先,政策方面的及時糾偏,執行落地很快,效果很明顯;其次,個別房企的信用問題也逐步消除;國家多次表態,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鼓勵房企市場化并購重組,這都有助于房地產市場的回穩。
但是樓市到了真正“回暖”的時期了嗎?
對于樓市“回暖”“反彈”的聲音,經濟日報回應稱,未來,房地產的合理需求將繼續得到滿足,但并非強勁反彈,而是企穩、逐步回升,“房住不炒”的定位不會發生改變。重點保障購房者的剛需,“穩剛需”的取向依然不變?!?span style="font-size:16px;font-weight:700;">在目前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中,90%以上都是首套房貸款。”
此外,未來,還將繼續保障好剛需群體的信貸需求,體現在貸款首付比例、利率方面,盡最大限度確保對首套房購房者予以支持。
少了投機需求,既能防止市場過熱傾向,又能最大程度實現房子回歸居住屬性的目的,所以,房地產行業的邏輯在發生改變,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指導著一切調控政策的方向,穩定大局才是確保市場健康的基石。
市場回暖是相對而言,而且全國也是分化的,想回到過去那種房價大漲的時代不可能,而且也不需要過分追求高增長,高質量時代需要房企優勝劣汰,市場將還給合理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