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11月以來,建設銀行與平安銀行先后完成了二級資本債券發行工作,發債規模分別為450億元和300億元。疊加中國銀行即將于11月12日發行的500億元二級資本債券,11月份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券發行規模合計高達125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07.13%。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在大力支持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背景下,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銀行類型長期以地方中小銀行為主,此類銀行占比一直最高。而11月份發債的銀行均為國有大行、股份行,且均為系統重要性銀行。
在本月發債的三家系統重要性銀行中,截至今年6月末,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平安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集團口徑)分別為16.58%、15.61%和12.58%,均較去年年末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為提升資本充足水平,三家銀行都選擇通過發債募集資金補充二級資本。
對于本月大型銀行包攬二級資本債券發行的情況,業內人士認為,這一現象屬于個例,未來發行二級資本債券的銀行仍會以中小銀行為主,畢竟國有大行、股份行的資本補充水平更好。
另外截至今年9月末,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平安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3.4%、11.12%、8.56%。按照《系統重要性銀行附加監管規定(試行)》,19家系統重要性銀行應達到一定的附加資本要求,由核心一級資本滿足??梢钥吹?,個別銀行的“緩沖墊”較小,為滿足中長期經營需要,仍需加快資本補充。
業內人士表示,定增、配股、發債是銀行外源性補充資本的重要方式,擴充資本可有效提升銀行信貸投放對實體經濟支持。近期,隨著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出爐以及中國版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落地,部分銀行中長期面臨更高的資本管理能力要求,對于部分銀行而言可通過內外部工具進行資本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