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1月9日,今年以來共計有140家基金公司,累計上報了1853只基金產品,同期獲批的基金產品數量是1619只。目前有67家基金公司的167只基金產品正在發行,尚有118家基金公司的517只基金產品獲批待發。進入2021年最后兩個月,新基金正在面臨著密集發行期。
以市場某頭部基金公司為例,該公司年內已上報81只基金產品,作為行業中上報基金產品數量最多的公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該公司有75只基金產品獲得批文。目前,公司旗下有8只新基金產品正在發行,還有20只新基金產品獲批待發。也就是說獲批待發的基金占獲批基金數量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對于這種新基金“堵車”現象,相關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在一些基金公司內部,產品與營銷兩個部門確實存在相對割裂的情況,產品部門在設計和申報產品時,更多的是從公司整體產品線布局等方面來考慮,對新基金營銷時機并不那么在意,所以難免會出現“只管報,不管賣”的情況。營銷部門在產品獲批后,不得不面對市場低迷時密集新發基金等情況。
對于面臨的發行問題,一些基金公司還是選擇發行,所以會出現部分基金產品“壓哨”發行的情況。例如日前,一只自2021年11月12日至2022年2月11日期間發行的新基金,該基金獲批于今年的5月14日,首發日期11月12日僅稍早于6個月的時間窗口,況且11月13日、14日為周六周日,這只產品實際上是到最后一刻才啟動發行。
而對于一些實在無法落地發行的基金產品,基金公司會選擇延期募集,但是延期募集的基金產品也不一定能順利發行。
相關專業人士表示,近期新基金發行遇冷,一方面是由于今年以來基金凈值表現分化較大,大部分消費醫藥賽道的基金表現不佳,且今年9月以來周期板塊回落,部分基金回撤較大,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另一方面,從全市場換手率角度看,2021年4月至9月為換手率上行周期,9月之后換手率開始下行,市場成交活躍度下降,基民的投資熱情也一定程度受到影響。
不過,近期公募基金的發行已經有結構性回暖跡象出現。興業證券研報指出,今年10月29日當周,被動指數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增強指數型基金分別發行210.7億元、176.7億元、27.9億元和1.8億元,合計發行偏股型基金417.1億元,對全部新發基金占比從22.3%提升至52.2%。偏股型基金發行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