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注冊制下新股詢價新規自9月18日實施以來,至今已一月有余。目前,已有23家創業板、科創板公司完成了詢價、定價工作。其中,新股定價、詢價情況也在新規指導下出現了不小變化,投行的承銷保薦費用也出現增長。
上述23家科創板、創業板公司中,剔除1家未披露相關費用的,剩余22家公司平均承銷保薦費用是8939萬元。而在詢價新規實施之前,年內有267家科創板、創業板公司上市,平均承銷保薦費用為4730萬元。相比之下,詢價新規落地后,投行的平均承銷保薦費用直接翻倍。
從承銷保薦費用超1億元的企業家數來看,詢價新規落地前的267家企業中,僅有14家過億,占比5%。這一比例遠低于詢價新規落地后的30%。
從單家公司來看,中科微至承銷保薦費用2.08億元,中信證券為主承銷商。可孚醫療承銷保薦費用1.74億元,西部證券與光大證券為聯合主承銷商。一共有7家公司的承銷保薦費用超1億元,占比30%。
對此,中信證券稱,詢價新規落地后,注冊制新股的定價中樞有所上升,目前已有多只新股定價突破上述“四值”孰低。在詢價新規之前,科創板、創業板新股絕大部分以略低于“四值”孰低的價格定價發行。
從市盈率也可以看出新股定價中樞的上移。詢價新規落地以來,23只科創板、創業板股票中,剔除1家虧損發行的企業外,其他22家平均發行市盈率43.23倍。在此之前,267家科創板、創業板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為30.49倍。相比之下,詢價新規落地之后的新股發行市盈率明顯高出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定價中樞的上移帶來了企業募集資金增多,不少公司還出現了超募現象。詢價新規實施后,23只科創板、創業板新股平均超募資金5.14億元。可孚醫療超募25億元,成大生物超募23億元。23家公司中只有5家募資不足,占比22%。
據分析,造成承銷保薦費出現巨大差異的,就是單家公司的最終募資規模發生變化。在詢價新規前,267家公司平均最終募資總額7.32億元;詢價新規后,23家公司的則是16億元。而造成最終募資額出現巨大差異的原因,主要是超募資金增加。因為詢價新規出爐前后,企業原本的平均預計募資額差距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