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通天瑞、首宏瑞致、首信瑞致3家外資機構落戶北京自貿試驗區;法國巴黎銀行、美國盈透證券等籌備在上海陸家嘴設立外資券商;日本歐力士平臺總部項目落戶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今年上半年,各路外資加速來華,中國穩外資成績可圈可點。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今年1-6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078.4億元,同比增長28.7%(折合909.6億美元,同比增長33.9%;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比2019年同期增長27.1%。
除了規模持續擴大,中國引資還呈現出一個鮮明特征:結構優化,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作為引資“主引擎”動力十足。前6個月,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4827.7億元,同比增長33.4%;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9.4%,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長42.7%,高技術制造業增長29.2%。
不斷優化的結構
5月27日,施耐德電氣數字產業示范園正式落戶北京。在深耕中國市場的34年里,施耐德電氣一直致力于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此次成立的數字產業示范園集創新、制造、技術服務于一體,并將攜手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數字產業集群,為中國數字經濟建設和低碳發展添磚加瓦。
施耐德電氣全球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尹正對國際商報記者介紹:“中國已成為施耐德電氣全球第二大市場,我們一如既往地看好中國數字經濟前景。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不僅在于市場規模,更在于中國已成為許多創新的源頭。過去幾年,施耐德電氣每年在中國的研發投入增加15%以上,在廈門、西安、北京都加大了研發投入,引入數字化綠色生產線。未來,施耐德電氣將繼續深耕在中國的本土化戰略,包括提升本土制造能力、創新能力、本地投資等。”
窺一斑而見全豹。在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引資格局中,數字經濟、醫療、養老及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等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表現尤為亮眼。
實際上,服務業引資力強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現象。近幾年,中國吸引外資的結構一直在優化,從過去一些勞動力密集型的制造業轉為服務業,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總額的占比已達到七成左右。
“這反映出中國近年來不斷擴大服務業開放力度,加之在增值稅改革方面也側重于與制造業相關的一些高端服務業,使相關產業獲得長足發展,外資企業對中國高技術服務業在全球競爭力不斷提升的信心增強。”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配套的高技術生產性服務業吸引外資潛力巨大,中國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完善的基礎設施使得中國在吸引國際高端制造業投資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同時,由數字化轉型催生的與數字經濟相關的服務業領域也吸引了更多外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上半年中國引資方向瞄準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這與國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變化直接關聯,特別是中國消費升級驅動的市場擴張,使得教育、養老、健康等領域需求巨大,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了機遇。
趨勢向好的下半場
新一波利好正接踵而來。
商務部近日發布的《“十四五”商務發展規劃》明確,推動重點領域開放,深入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條件。
根據《規劃》發布的“十四五”時期商務發展主要預期性指標,2025年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占比將達到30%。
商務部服貿司司長陳春江在日前召開的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還將擴大服務領域對外開放,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限制,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提升跨境服務貿易開放水平。
在劉向東看來,高質量引資對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與實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的引進能夠有力補充中國相關產業發展的資本缺口,也有利于形成高標準現代化的產業鏈布局,推動產業鏈鍛長板補短板,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中國也將成為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
“下半年,隨著中國穩外資政策力度逐步加大,吸引外資的趨勢仍將朝著數字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方向發展。”劉向東說,對此,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集群,鼓勵支持引導地方推進引資結構調整升級,在產業鏈現代化的基礎上加強科技研發,吸引更多外資到中國投資創新,利用資本市場推進高質量引資。(記者 白舒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