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在全國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億人,占總人口的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1億人,占總人口的13.50%。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個百分點。
受上述消息影響,當日養老概念股紛紛走強。宜華健康、湖南發展等漲停,恒豐信息、奧園美谷等多只個股漲幅超5%。
號稱“淡水魚第一股”的大湖股份(600257.SH)因去年收購的東方華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東方華康”)旗下擁有1家養老機構而漲停。
說起大湖股份,雖然以淡水魚養殖和銷售起家,但是卻因水產行業利薄,自上市以來可以說是頻頻跨界收購。
水產界里的“跨界之王”
去年,大湖股份才正式躋身于養老概念。
2020年1月,大湖股份以5000萬元收購了東方華康8%股權。隨后6月份,大湖股份又以現金2.5億元(包括此前投資的5000萬元)收購東方華康40%股權和通過向東方華康增資1.25億元取得東方華康20%的股權。因此,大湖股份共持有東方華康60%股權。
資料顯示,東方華康是一家以康復醫學為特色,集康復醫學、護理醫學、醫養融合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目前旗下共有4家醫療機構和1養老機構。
另外,東方華康及其股東還做出的業績承諾,2020-2024年實現稅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000萬元、4000萬元、4500萬元、6000萬元、8000萬元,5年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4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42%。從大湖股份2020年報來看,東方華康2020年實現凈利潤2336.6萬元,達到業績承諾數。
事實上,上市以來大湖股份也動作頻頻,跨界白酒、藥品、房地產等領域。
2000年上市之初,大湖股份主營淡水魚產品,兼營中成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01年也就是上市的第二年,大湖股份的主營業務范圍增加了白酒銷售和藥品批發零售;上市第三年,大湖股份開始涉足房地產行業,同時還做起了家用電器銷售。
近幾年,大湖股份還擬投資2500萬參與北京百合在線科技有限公司(即百合網)的增資擴股,以及與北京山水視窗文化傳播公司發起設立北京山水垂釣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等,不過基本上都無疾而終。
值得注意的是,大湖股份2017年欲收購“岡本”安全套中國總代理萬生堂,不過,歷時2年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因違反《證券法》有關規定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最后于2020年1月被終止。
在大湖股份的控股子公司中,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股份有限公司曾頗受關注。而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家被外界看來扛著金字招牌的公司,卻始終無法實現盈利,2018-2020年分別虧損123.61萬元、575.46萬元和786萬元。
扣非凈利潤連續多年僅為百萬元
盡管大湖股份一直在尋求新的業績突破點,但是水產養殖仍是其營收的主要來源。
根據2020年年報,水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05億元,營收占比為65%;不過2020年水產品的營業收入較上一年下滑了22.15%,而且毛利率也較2019年減少了0.51個百分點,為18.11%。
值得注意的是,大湖股份魚類和蟹類的生產量和銷售量分別較上一年雙雙下滑,其中,蟹類已經是連續兩年出現下滑。
而營收占比第二位的藥品,其營業收入較2019年也下滑了19.8%,并且毛利率僅為14.39%。而白酒、醫療服務和保健品的毛利率分別為70.76%、57.84%和53.88%,盡管這三個產品的毛利率較水產品和藥品高出了將近3-5倍,但是營業收入總共也才1.34億元,可以說規模都不算大。
令人唏噓的是,高頻繁的跨界,也沒能拯救大湖股份的業績。
從2000年上市以來,盡管大湖股份的營業收入處于上升趨勢,但是其營收增速卻是逐年下滑,特別是近幾年,營收增速均維持在個位數的增幅。然而,去年大湖股份的營收還是出現自2008年以后的首次下滑。2020年大湖股份的營收為9.37億元,較上一年下滑15.82%。
另外,即便自2013年以來,大湖股份營收規模持續穩步提升,而扣非凈利潤始終在500萬元上下徘徊。2015-2018年扣非凈利潤均只有幾百萬元,2019年則為-5270萬元,2020年為-2916萬元,連續兩年扣非凈利潤為負。
與此同時,大湖股份主要參股控股公司也沒能給其帶來更多的業績增量,8家子公司中有4家凈利潤為負。除了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股份有限公司連續3年未能盈利以外,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連續2019年和2020年未能盈利,凈利潤分別為-1747萬元和-310萬元。(藍鯨資本 王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