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吃筍的季節又到了。
昌化的山里,樹木新芽尚未爆出,但竹林的地下,每時每刻都發生著悄悄的變化。
最早被人們發現的筍,只露出一個尖尖頭,要用鋤頭挖。一剝出來,粉白粉白的,嫩得人對著它哎吆哎吆叫。怎么吃呢?你要說了當然是油燜筍啊。
那就錯了。地里最先長出來的筍,先得春天之氣,其生發力是最強的。此時人體剛從冬天過來,脾胃受不了這份“刮”勁。如果做油燜筍,脾胃弱的人吃了容易不舒服。昌化人怎么對待這些小嫩嫩的呢?雪菜炒筍。用雪菜的酸,去收斂一下筍的發性。
對了,道理如同杭州人說的“炒二冬”。但“炒二冬”里的筍是冬筍,菜是腌白菜。有人認為冬筍長出地面不就是春筍嗎?不對哦。春筍有好多種,就昌化當地來說有雷筍、石筍、水筍、毛筍等等。水筍最細,毛筍最粗。毛筍長大后就是毛竹,很粗的那種竹子。電影《藏龍臥虎》的竹景就是毛竹。
冬筍與毛筍其實是同一種東西,冬筍是冬季完全潛藏在地下的毛竹筍。所以挖冬筍不是人人都能挖到的,要循著竹鞭找,有竅門。
山里綠煙如霧時,筍冒出地面的速度就加快了。有時,今天看看還沒筍,次日清晨一看嚇一跳:一支支褐色小筍已經齊簇簇長出來了。這就意味著放開肚子吃筍的時候到啦。
這時,身體也已經適應春天的氣候了。油燜筍、臘肉炒筍、腌篤鮮接二連三的上桌。油燜筍要油多,炒得筍微癟時再倒去多余的油。烹醬油,生抽提鮮,老抽顯色,出鍋時加一勺糖掛色;臘肉炒筍是我家喜歡的做法,先把臘肉煸出焦香,筍塊一下去,鍋里就像唱起歡樂頌。嫩香與焦香爭鋒,至葷與至素融合。這個筍,不但鮮還特別香;腌篤鮮嘛,杭州人最熟悉了,不用介紹。
但不管哪種做法,筍的新鮮是第一要務。在昌化當地,新鮮不是問題,我哥家邊上就有竹林,隨吃隨挖。但到了杭州就不同了。有一次我在茅廊巷菜場正好碰到一批筍到,上面的黃泥很新鮮。炒起來一吃,果然鮮嫩。第二天去,那批筍還有,上面的黃泥還是很新鮮,又買了,結果味道差遠了。
所以,從昌化回來,我從不帶鮮筍。總是燒好了再帶。
話說筍大量上市時,根本來不及吃。怎么辦呢?做筍干。昌化有種特別的筍干叫“石筍干”,很鮮。筍干本就是鮮物,它是鮮中之鮮。石筍長在高山上的巖石旁,巖石周圍泥土少,僅有的泥土里沙石含量多,跟釀葡萄酒的葡萄一樣,小環境不同,出產的品質也不同。石筍不僅產量少,采摘也有風險,據說有石筍的地方多蛇。
當然,現在也將石筍引種到了平地,產量大大提高,但風味確實也降低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此一來,高山上的石筍更加珍貴了。我每次回去,老姐和嫂子總準備很多吃的要我們帶回。“這兩袋筍干帶去,自家烘的。”“筍干啊,不要不要,上次帶去的還沒吃完。”“這是山上的石筍干。”老姐淡定放入我的包包,仿佛山上的石筍干是一張無往不利的通行證,容不得拒絕。
待得春綠染遍群山,就到了吃毛筍的季節了。小時候學校組織去采茶,深山人家招待我們的只有毛筍。做法也樸素簡單:大塊的筍,大塊的腌肉骨頭,放進一個瓦罐里,在火缸的余燼里煨著。等我們傍晚從山上下來,老遠,幾乎在半山腰,就聞到了那濃濃的味道,孩子們幾乎是流著口水沖下山的。
喜歡吃毛筍也許是那次種下的因。每年清明回去,最喜歡上山挖毛筍。挖毛筍要用大鋤頭。凡是吃客都知道,挖毛筍不能挖露出地面一大截的,而要剛剛冒頭的,最好是還沒露出來的。
沒露出來怎么知道往哪里挖?確實,沒經驗的人根本找不到。有經驗的人,背著鋤頭慢悠悠轉,一會兒就挖出一籮筐。為何要慢悠悠轉呢?因為此時筍尚在地底下,眼睛搜尋不到,得用腳去感受。腳踩上去好像下面有東西,仔細一看,泥土好像比周圍有點松動,有戲!
讓腳有感受的毛筍,自從央視《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后,大家都知道了它的名字——黃泥拱。黃泥拱嫩到什么程度呢?刀舍不得切下去,一碰就是一大塊。
前年過年回昌化,吃到了極其美味的明筍。明筍是啥?毛筍吃不完時,用水煮透,再壓扁。手勁不夠,要用大石頭壓。水分壓榨干,再放到大竹扁里曬。如果碰上陰雨天,就得用炭火烘干。毛筍又大又厚,烘時要兩邊不斷翻身,文火慢慢來,是考驗耐心的活兒。全烘干后,就是明筍。
明筍像石頭一樣硬,吃時兩種方法:一種是用刨子刨。需要大力氣,要男勞力才刨得動。這個像極了日本的鰹魚干。另一種就是水浸,浸了再煮,煮軟了切片,要切得很薄才能入味。
可是,明筍我吃過,這個味道為何特別好?嫂子說,這些明筍來之不易。清明節后,柘林坑阿叔帶信出來,叫你哥去挑筍。你哥想著過年弄點好吃得給你們吃,就進山了。沒想到,好的毛筍都長在高山的山頭,你哥六十多歲的人了,多年沒上山干活,一擔二百多斤筍挑下來,有路沒路磕磕碰碰,實在是太吃力了。阿叔第二次帶信出來,你哥開玩笑說,挑金子都不去了。
所以說,要吃到筍鮮的極致,只有一個辦法。提上碳爐子,瓦罐里咸肉塊放好,上山。撿一處凹勢有泉水的地方,就近挖出筍來,剝開暗紫的殼,將潔白如玉的筍剁進瓦罐,舀入泉水,燜上……對著春山閑聊,清風徐來,身邊香氣彌漫,一時以為掉出時空之外,忘記今夕何夕。(記者許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