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夏日,人們對水果的熱度也達到峰值,小份盒裝鮮切水果已遍布各大商超,也深受白領和“懶人”的喜愛。在滿足人們食用水果需要的同時,也省去了自行處理的麻煩。
數據顯示,目前一二線城市的鮮切水果訂單的增長速度已遠超整果,據國內某頭部水果連鎖品牌內部人士透露,近幾個月,線上訂單的增長速度已是整果的2倍。
艾瑞咨詢研究報告顯示,未來5年內,鮮果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萬億元,同時隨著線下門店的上翻,水果線上市場規模或將攀升至萬億,同時鮮切水果產品占比也將逐步擴大。
不過,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時也存在一些擔憂:水果是不是夠新鮮?衛生情況是否達標?餓了么通過調研發現,一部分消費者認為鮮切水果可能存在加工流程不規范、水果選材不新鮮、包裝規格不統一、產地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消費意愿。
事實上,傳統水果連鎖行業一直存在高度分散、標準化低的問題。水果行業一直是前端供應鏈提供什么產品,門店就銷售什么產品的粗放式經營模式。
鮮果行業本身就是高毛利、高損耗的品類。長期關注生鮮的易觀高級分析師何懿軒認為,水果行業邁入發展快車道之前,首先要解決兩大難題,第一是產品標準化,水果屬于生鮮子類,不加工就無標準化可言;其二,供應鏈物流管理難跟上,水果保鮮期短,運輸和配送要求很高。
在他看來,隨著新零售業態趨于成熟,鮮切水果和外賣平臺的結合,將是行業需求突破的重要方向。在經過清洗、切配、包裝組合后,水果已從非標品演化為標品,其次,及時配送給商戶端解決了高損耗的問題,在用戶端則滿足了方便、新鮮、及時可達的體驗。
為迅速占領這一新興市場,一些行業頭部企業專門成立了獨立的鮮切水果品牌。今年6月,百果園旗下的果多美上線了主打年輕人市場的“嘻拼果切”;切果NOW內部孵化了“切果樂”,門店配備了專業的鮮切水果師傅,與主品牌形成差異化的競爭。
在眾多連鎖品牌紛紛上線各類鮮切水果產品時,餓了么也在去年12月聯合頭部水果連鎖品牌,發布了“陽光果切”標準,該標準對商品名稱、品種、產地、價格、加工流程等均提出了具體要求。比如,西瓜果切去皮后的果肉不能有白色、要求切成20mm的條狀,稱重要減去打包盒重量,標簽貼要求平整、位置要方正等。
餓了么水果零售業務負責人楊子江表示,“推動非標品實現標準化,通過規范名稱、品種、產地、規格、價格、加工流程、消毒流程等標準,讓消費者買得更放心,也讓商家獲得更多生意增量。”
前京東新通路戰略負責人孟奇認為,目前的“鮮切水果熱”主要因為水果行業的渠道利潤越來越薄,包括供應鏈透明度變高、流量獲取成本變高,需要引入服務來提升利潤空間。同時外賣時效性的提升也為這個細分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