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專門售賣臨期食品的網上店鋪和線下食品折扣店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關注。這些由于臨近保質期而大幅降價優惠的食品,真的值得購買嗎?低價買來的臨期食品,究竟能否放心吃呢?
家住河西區的市民李先生前段時間在手機上刷到一條短視頻,說的是天津一家食品折扣店專門售賣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店內商品品種豐富、價格實惠。于是,李先生驅車十多公里前去選購。但到店以后,李先生只買了兩三件商品。采訪中記者得知,這家店銷售的基本都是零食類食品,多數商品的保質期僅剩一兩個月,有些甚至不到一個月。“而且很多食品都產自不太知名的廠家,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看上去還是不太讓人放心,所以就沒敢多買。”李先生告訴記者,還有些乳酸類、油炸類的食品,更是讓人擔心其臨近過期質量會出問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些商家直接在網店或視頻直播間銷售的臨期食品,質量也不是很理想。市民王女士接受采訪時說,前段時間她曾在網上買了些臨期的薯片、罐頭等,收到以后發現其包裝受損的情況比較嚴重,打開后好幾袋薯片基本上都是碎的。還有市民反映說,有些網上直播帶貨商家出售的臨期商品,直播展示的商品保質期和實際收到的食品保質期并不一致,有些商品收到以后距離過期僅剩十多天。
另有一些消費者表示,在部分大型超市賣場也有購買臨期食品的經歷。相比網店等,大型超市此類商品的價格信息會相對透明一些。市民張女士前幾天在一家賣場買面包,結賬的時候收銀員告知買同款面包如果選擇還有兩天到期的產品,就能享受買一贈一優惠。有的超市還會設置專門的貨架,明碼實價銷售臨期食品,相關商品的包裝也比較完好,并非“處理品”。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超市都有臨期食品專柜,有些超市雖然設置了專柜,但實際上架的商品十分有限,并沒有引起顧客的關注。
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優惠銷售的臨期食品已經逐漸成為市場熱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于臨期食品打折出售持歡迎態度,但其售賣應在有效的監督管理下健康運行。這樣,消費者的權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買起來才會放心。(本報記者翟維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