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保險中介機構高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銀保監會持續加強對保險機構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險企違規違法的成本,對規范險企合規經營及行業長期發展均是好事。未來,隨著人身險公司劃歸屬地監管,這一趨勢有望繼續加強。
持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整體來看,去年銀保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主要涉及吊銷營業執照、停業、停止辦理行政許可、撤銷高管任職資格、停止接受新業務、罰款、警告、責令整改等八類,基本囊括各類處罰。
從全年維度來看,財產險、人壽險和中介機構仍然是監管重點關注對象,另外,銀保監對于健康險、責任險以及養老險的關注度也逐步提升。
從高頻罰單內容來看,財險公司前五大違規行為依次為:編制虛假材料;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給予投保人合同以外的利益;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虛列費用。人身險公司前五大高頻違規行為分別為:編制虛假報告、報表、材料;欺騙投保人;給予投保人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財務及業務數據不真實;未按規定使用備案的費率。
總體來看,監管層去年持續對險企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銀保監會持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在2020年頒布了保險相關的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共計45份,從年初的《中國銀保監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到年中的《關于開展銀行業保險業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的通知》《中國銀保監會行政處罰辦法》,再到年底重磅發布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等具體保險業務監管辦法,都反映出其作為監管單位,規范行業健康發展的決心。
財險公司罰金占比57%
從歷年情況來看,銀保監會開出的罰單主要針對人身險公司、財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去年,財險公司違規行為仍是監管關注的重點,被罰金額也最多。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及各派出機構的罰單情況來看,2020年,財產險公司累計罰款總金額約1.34億元,占比57%;同時,數量上,財產險公司也收到年度最多罰單,達714張,占比41.88%。
去年四季度財產險公司罰單數量和金額激增,扭轉了原本前三季度處罰穩步下降的良好趨勢,說明財產險違法違規現象反彈嚴重,監管對于財產險亂象的打擊力度也隨之增加。
實際上,去年四季度車險行業迎來綜改,財險公司經營壓力驟增,違規違法行為有所抬頭。泰康在線副總裁左衛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綜改后,車險市場保費規模下降千億元級。對險企來說,這次改革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賠付率上升、費用率下降,改變了車險的成本結構,這就要求險企一是放棄粗放式經營,具有更強的風險識別能力,對不同風險的客戶做到差異化定價,二是提升內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按照罰單的平均金額、罰單數量以及罰款總額來看,財產險違規事件中“編制虛假材料”以及“虛構中介業務套取費用”兩個不法行為出現頻率最高,也是監管“圍剿”的重點。
從財險公司單次罰金最高的案例來看,《證券日報》記者查詢廣東銀保監局官網發現,去年某龍頭財險公司廣東分公司被開出295萬元的巨額罰單,被罰原因包括拒不依法履行賠償保險金義務等。
人身險公司被罰5735萬元
去年,人身險公司被罰金額遠少于財險公司。根據監管披露的罰單,2020年,43家人壽險公司共收到470張罰單,占全年罰單總量的27.57%,罰款金額合計5734.5萬元,占比24.35%,累計罰款金額和罰單數量均低于財產險。
從單個公司的被罰金額來看,某大型人身險公司2020年度累計罰款金額合計964.8萬元,罰單數量為92張,其中包含一張由四川監管局開出的90萬元大額罰單,被罰原因為存在欺騙投保人的違法行為,以及存在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以外的利益的違法行為。
除人身險公司外,2020年,250家保險中介機構共收到436張罰單,占罰單總量的25.57%;累計罰款金額達3672.12萬,占比15.59%。監管針對中介機構的罰單具有“小而散”的特點,即處罰涉及的中介機構眾多,但罰單金額較財產險和人壽險稍少。
此外,銀保監會披露的罰單數據顯示,2020年,除了罰款、警告以及責令改正等處罰決定外,多家險企受到了更為嚴厲的處罰,包括:2張罰單涉及吊銷營業執照;2張罰單涉及停業;1張罰單涉及停止辦理行政許可;16張罰單涉及撤銷高管任職資格;18張罰單涉及停止接受新業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