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趙丙成,認識他的人都說他是一個“癡人”,由于對電影的熱愛,他從物質還不太富裕的年代就開始收藏放映機,20年來,收藏了200多款放映機和2000多部經典膠片影片,還用鏡頭記錄長影藝術家的晚年生活,幾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積蓄、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但趙丙成覺得自己每天都過得有滋有味,“因為我喜歡電影!”他憨厚地說。
趙丙成出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對他來說,能看場電影是件絕對奢侈的事,“我家在松原市,家里有六七口人,父親一個月的工資是18.86元,但是因為家里人口多,所以5分、8分、1毛錢的電影票,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奢侈品,但是我就是喜歡看電影?!睘榱丝措娪?,他經常和小伙伴走很長的路。
(相關資料圖)
真正改變趙丙成的是在1982年,那時候社會生活已經改善,電影放映的場次相對增多,但仍然不能隨心所欲地看電影。有一天趙丙成的工作單位請來了放映隊放了一場電影,他找到放映員商量,能不能等單位放完后去他家那邊放一場。放映員答應了,趙丙成急忙跑回家里告訴父母給放映隊準備飯,等他返回單位時,電影已經結束,放映員也已經走了。因為這件事,趙丙成暗下決心,將來如果有可能,自己把電影放映機買回家。
沒想到他的愿望真的實現了。1998年,趙丙成去長春古玩城辦事,偶然看見一臺16-4電影放映機,立刻勾起了他的回憶,盡管配件不全,他還是花了一年工資把它買了回去,為此還和愛人大吵了一架。
第一臺放映機到手后,趙丙成越發關注放映機的相關消息,聽到哪里有好的放映機,他不惜代價也要買到手:為了買到一款法國百代公司1898年出廠的世界上第一代9.5毫米手搖式無聲電影放映機,他特意從長春趕到上海將它收入囊中;1926年美國生產的柯達放映機賣3萬多元,月薪還不到200元的他足足跟蹤了將近一年才最終決定借錢買下……“很多人說你買這玩意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啥用也沒有,但我喜歡??!”
為了這份熱愛,趙丙成還自學了放映機修理知識,有事沒事就自己動手調試、修補這些放映機,直到每一臺放映機都能放出電影為止?!坝?臺破舊的放映機,我和我的合作伙伴用了4個月才修復完成?!?/p>
雖然如今電影技術日新月異,膠片機已退出歷史舞臺,但電影文化卻是一脈相承的藝術。趙丙成表示,自己這些年花在放映機收藏上的錢,粗略估計至少也有上百萬了,不過只要看到個人工作室內外陳列的20多年來收藏的200多款放映機和2000多部經典膠片影片,他的眼中立刻就有了光。
收藏放映機后,趙丙成變得格外關注放映機背后的故事。在一次采訪長影影片《冰山上的來客》中“三班長”的扮演者、老藝術家白德彰時,他講了很多關于電影拍攝幕后鮮為人知的事情,“拍攝《冰山上的來客》時,因為海拔太高,無法生火做飯,制片主任就用牦牛馱著飯菜送上山,一趟得走兩天。而‘一班長’張沖宵則在拍攝電影《吉鴻昌》時突遇車禍,摔斷多根肋骨,無法行走,最后借助塔吊,將人直接吊到船上,完成了該片最后一個鏡頭的拍攝……”2012年,看到收藏放映機過程中結識到的一些老長影藝術家正在逐漸老去,趙丙成萌發了用鏡頭記錄老電影藝術家的晚年生活的念頭。與收藏放映機全憑一腔熱愛不同,記錄長影老藝術家的生活,讓他自發自覺地生出一種歷史責任感。
“我第一個采訪的長影老藝術家是劉世龍老師,也就是《英雄兒女》中王成的扮演者。”趙丙成表示,見到劉世龍老師的那一刻,他十分激動,因為王成是電影中的英雄,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他名字中的“成”,就是父親參照英雄“王成”的名字取的。
“劉世龍老師非常平易近人,能第一個采訪到他,也給了我更多信心和勇氣!”趙丙成介紹,迄今為止,他已經走訪了李前寬、肖桂云夫婦,袁乃晨、王曉棠、白德彰、李瑛、金迪、于蘭等70多位藝術家,比他們歲數稍小一些的劉曉慶等人,他正在陸續采訪中。
“隨著許多老藝術家的離世,我忽然發現自己正在做的是搶救式走訪?!壁w丙成表示,身為特殊的電影人,能為“電影城”的文化傳承做出貢獻,他深感榮幸!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殷維
圖片來源:孟紹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