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光明時評】
作者:王禹欣
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28日晚在四川成都舉行。除了精彩的賽事活動與項目競技,綠色低碳的場館建設與賽事保障也讓人眼前一亮。無論是成都大運會低碳體驗館展出的碳循環燈箱、能源小屋,還是即將在大運會期間投入使用的1340臺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臺新能源小車——大運會籌備過程中處處彰顯著“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和“綠色、節儉、必須”的辦賽原則,讓人們得以徜徉在青青芳草與郁郁花香的環抱中,共享一段綠色低碳的歡樂時光。
近年來,在各類大型體育賽事的承辦建設過程中,綠色低碳的辦賽理念已成共識并日益彰顯。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開幕式呈現以清潔氫能作為燃料的“微火火炬”,全部場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超低能耗設計助力“水立方”變身“冰立方”。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圍繞綠色辦會編制了一系列指南導則,貫徹“無廢理念”,堅持綠色施工,采用綠色能源,讓“綠色行動”成為亞運風尚。再到成都大運會,通過積極推進低碳能源廣泛應用、全面落實源頭減排措施,預計實現減少碳排放約2.6萬噸……在新發展理念指引與“雙碳”目標驅動下,各大體育賽事已經成為貫徹綠色低碳理念、樹立環保事業典范的重要實踐平臺,成為引導全社會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展示窗口。
綠色低碳的辦會方式背后,是科技創新的強有力支撐。當前,數字化與綠色化協同發展,正為建設綠色智慧數字生態文明、實現經濟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在成都大運會賽場,鳳凰山籃球場館外立面可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切換能耗模式;新都香城體育中心雨水回收系統年節水3000噸以上,基本滿足綠化養護用水;雙流網球場館中心設置碲化鎘發電玻璃用于路標指示??梢姡诰G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及數字技術對各項資源的數據化、系統化整合,大型體育賽事得以在場館設計、系統運行、經營管理等環節進一步精準優化,將技術保障融入細節把控中,有效提升利用效率、減少能量損耗。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成為打造低碳環保、精彩規范的大型體育賽事的關鍵支撐。
從長遠看,綠色低碳的風尚貫穿辦會、綠城、惠民始終,更加快著綠色城市建設的步伐。成都大運會之所以能綠意盎然,背后是成都市的不懈努力——天府綠道突破6500公里,5年來新增公園面積2.4萬畝,各類公園數量超過1500個,一座“園中建城、城中有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的公園城市已具規模。賽后擬發布的《成都大運會綠色低碳辦賽報告》,也將通過提煉典型案例,形成大運會綠色低碳實踐遺產??梢钥吹?,將綠色低碳貫穿體育賽事籌備、舉辦、后續場館利用的全過程,既是造福民生之舉,也傳遞出城市在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實現綠色轉型的決心。綠色發展,是涵蓋經濟發展、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等內容的系統性革命,不僅需要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道路,更需要全社會共同為之努力。成都大運會的這抹“綠色”,指向未來減量發展、綠色發展相統一的新路徑,鼓舞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全民參與節能減排,共同踐行低碳、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讓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再添新綠。
《光明日報》(2023年07月28日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