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國吉林網從長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22年長春市生態環境質量報告》在日前發布。
數據顯示:2022年,長春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2.1%,同比上升1.7個百分點,空氣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新高;全市16個國考斷面全面達標,新凱河公主嶺市斷面歷史首次消劣,好水比例較考核目標提高6.25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長春朝生態強市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長春市委、市政府將“生態優先、綠色低碳”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圍繞“生態強市”任務目標,建設“無廢城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決抓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美麗中國”長春樣板,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長春落地見效,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打好藍天保衛戰,讓“藍天常在”。
全面落實秸稈離田、綜合利用以及禁燒管控工作。燃煤治理扎實推進。獲批國家北方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爭取中央連續3年共2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工業、揚塵、移動源污染管控深入開展。督促整改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問題34項,治理揚塵源523個,重點督辦整改問題120個。6項主要污染物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細顆粒物(PM2.5)濃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微克/立方米。
5月份,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長春市與上海市并列前第19位,成為北方唯一入榜前20位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列北方重點城市第一位。全年有180天環境空氣綜合指數AQI低于50,市民享受到180天自然風景區標準的空氣。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細顆粒物(PM2.5)濃度和重污染天數均提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十四五”終期目標。
打好碧水保衛戰,讓“碧水長流”。
以新凱河消劣工作為重點,持續開展“查、測、溯”,專班推進、專項督導,多部門合力攻堅,攻克問題246個,推進新凱河治水工程44項、完工37項。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一廠一策”系統化整治,實施工程70項、完工和基本完工68項,新凱河流域14家污水處理廠全部實行污水超低排放。全面落實國家海綿城市試點,謀劃項目148項。保水工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啟動水系連通和河道生態補水工程,規劃“5+1”項目40個,16項水利工程已開工10項,霧開河、干霧海河和東新開河生態補水工程已基本完工。開展7處“千噸萬人”水源地、2654處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隱患排查整治。劉珍屯斷面躍升至三類,沐石河大橋、十三家子大橋、楊家崴子、靠山大橋、靠山南樓、龍家亮子6個斷面提質升級為四類。
打好黑土地保衛戰,讓 “黑土永駐”。
推進建設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項目4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32萬畝,落實耕地土壤管控3521畝,建立化肥減量示范區6個5.74萬畝,啟動實施“無廢城市”建設。深入開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榆樹、農安、德惠、九臺、雙陽、公主嶺編制完成《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全市治理農村黑臭水體22處,82個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春季戰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43.2萬噸,農業生產廢棄物42.25萬噸。全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
記者 李志明
通訊員 李春暉 李長磊
圖片由長春市生態環境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