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飛北回,遷徙繁衍。
(資料圖片)
又到一年繁殖“跳巢”季,中華秋沙鴨再成媒體關注焦點。
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鳥類“活化石”之稱。每年3月末、4月初,中華秋沙鴨飛回北方,度過半年多的繁殖期后,于11月初南遷,在我國南方越冬。
近年來,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中華秋沙鴨繁殖棲息地,吉林省進一步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越來越多的野生旗艦物種在吉林安家。
“國鴨”戀吉林,也引發了各方高度關注。
5月23日,中國吉林網云端對話了一直在外地的吉林省生態作家、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陳鳳華,一同了解和感受她與“國鴨”背后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與中華秋沙鴨“一見鐘情”
話題開篇,陳鳳華便以時間為軸,回顧了她關注中華秋沙鴨的整個過程。
她說:“長白山有珍稀的野鴨子,在我小時候就知道。2017年我創作長白山野花野草時,視線隨之也定格在中華秋沙鴨上,這時才知道它是中國的國寶鴨,只因國寶鴨機警,當時我沒有見到?!?/p>
2018年起,陳鳳華開始關注中華秋沙鴨,查找中華秋沙鴨的資料。2019年初便放下一切瑣事,在攝影愛好者樸龍國老師的引領之下,全身心跟蹤中華秋沙鴨。
陳鳳華表示,見到中華秋沙鴨后,似乎一見鐘情,從此,它的影子便鐫刻在自己的心中,從那一刻起,自己的心思和腳步也都傾注給了中華秋沙鴨。
談起為什么要關注中華秋沙鴨,陳鳳華老師用兩個詞做了回答:喜歡動物和迷戀自然。
“我出生在長白山下的小山村,很多野生動物我并不陌生,我喜歡小動物,尤其偏愛禽類。小時候,常聽大人說山里有各種野鳥和野鴨,那時只是聽說,卻很少見過。有了互聯網后,好奇去網絡中尋找,發現長白山有那么多的珍稀禽類和野生動物?!?/p>
所以,她開始探秘、尋覓和解密。
成立“南遷調查小分隊”追隨遷徙
多年來,陳鳳華自費跟隨著秋沙鴨進行遷徙。
談起初衷,她說:“因為我心中盈滿對中華秋沙鴨的愛,為此,鴨寶寶成長每一個細節都令我癡迷。當長白山脈下起第一場雪,且河面結冰時,鴨寶們與鴨爸鴨媽陸續開始向南方遷徙,這種離別讓我有些傷感?!?/p>
自古遷徙之路,吉兇未卜,中華秋沙鴨從沒有停止過遷徙,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為生存而振翅高飛。
在陳鳳華看來,中華秋沙鴨遷徙江南,就如同孩子高飛,又如同親人遠行,聽到它們要遷徙的那一刻,她望著寂靜的水面,滿心滿眼都是不舍。
在與攝影愛好者樸龍國老師分享心情后,陳鳳華發現,樸老師同樣對中華秋沙鴨有著難舍難分的感情。于是,中華秋沙鴨志愿者南遷調查小分隊成立,之后便開啟一場說走就走的踏查之旅。
中華秋沙鴨是國寶,又是生態試紙,哪里有中華秋沙鴨的足跡,哪里就是山清水秀。
陳鳳華介紹,此行調查的不是名山,不是大川,作為保護中華秋沙鴨的志愿者,此行不遠萬里,調查四個省中的五個縣,見到130只中華秋沙鴨。
熬過山高路險,熬過寒風冷夜;跨過黃河,穿過長江,披星戴月,“南遷調查小分隊”一路收獲了來自自然界給予的驚喜,感受到各地自然保護者對中華秋沙鴨的真情。
“一路行走,我們是在保護,我們是在踐行,我們也在呼吁,我們更在傳播家鄉吉林的美,在傳遞吉林人對中華秋沙鴨的愛?!彼f。
用文字做傳聲筒為家鄉發聲
訪談中,曾經在《人民日報》刊發的署名文章《中華秋沙鴨從長白山發給世界的一封信》也成為了暢聊話題之一。
陳鳳華介紹,這篇文章是以中華秋沙鴨的口吻介紹了長白山,介紹了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以及守山人,強調了生態保護的意義,以及向全世界發出邀請,來領略長白山的美景,來關注這里出生的國寶鴨。
為何要寫這篇文章?這也是很多認識陳鳳華的人所好奇的。
采訪中,她也給出了答案!
她說,在她走出吉林之后,很多人不了解長白山,而生活在吉林的很多人,卻不知道這里正在孕育中華秋沙鴨,尤其長白山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工作者,很多人并不知道,更不了解,他們是自然保護的功臣,卻在默默地保護這座“神山”。
“對于我,一名平凡的吉林人,內心一直想為生我養我的家鄉盡綿薄之力,作為寫作者,只能用文字做傳聲筒,為此,我想到用中華秋沙鴨的口吻去向全世界告白,吉林長白山不僅有美麗旖旎的風光,還有珍稀的動物中華秋沙鴨,還有最可愛的守山人,在保護著我們心中的神山,在保護珍稀的動物資源?!标慀P華鏗鏘有力地說。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陳鳳華還以中華秋沙鴨為主角創作了《長白山下是我家》這本書,將自己在山里蹲守時的所見所聞全部寫成了故事。
回憶追鴨過程中難忘的事
說到故事,陳鳳華也分享了她多年來聚焦中華秋沙鴨時難忘的故事。
有一次,雨后的清晨去建設林場,走過大橋,拐進岔路,通往富爾河岸的樹林沒有路,只能在樹趟中穿行,這里被以前溢出河床的水流泡過,一些枯枝,還有一些包裝垃圾掛在樹枝上。腳下長滿雜草,暗藏玄機,積水漫過旅游鞋,也濕透了褲子,那時的感覺就是冷。
“突然,覺得腳下軟綿綿的,后退一步,一條綠色的蛇,在我眼前鉆入草叢中,我本能地跳起來,這條蛇也許被我踩痛了,慌張逃跑了,并沒有傷害我,可我心底卻埋下陰影。”陳鳳華回憶說。
蛇雖然沒有傷到陳鳳華,但也著實讓她害怕起來。路邊開著美麗的野花,尤其,白頭翁在眼前搖曳,這種植物她向往許久。因為恐慌,紫色的花兒也失去了誘惑力。但,恐懼沒有讓她放棄前行。
陳鳳華說,還有一次跟鴨子去南方,在303省道山巖路行駛,途經石門縣葛根洞時,這里修路,單向通車,在規定的時間統一通行。計劃的駛出的時間也成了未知。
她回憶,一路上,車速緩慢,事故車輛不斷,車子時而等候,時而慢行,顛顛簸簸,車內行李隨車子晃動而東倒西歪,原本擺得整整齊齊,這段路,這陣晃,已經沒有規矩和體面。
“一車人都在惶恐中,我緊緊握著車門上方的扶手,唯恐晃動及暈車帶來的胃部不適而嘔吐。”她說,在一處急彎處,一輛重載油槽車發生事故,將兩邊的車流全部擋住。因為這是一條正在修筑的路,一面高一面低。由于車身長,危險系數降低,一旦小車落入后果不堪設想。最后,一行人員足足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才勉強繞過油槽車。
回想起那一刻,陳鳳華心有余悸。“其實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膽的,心里挺害怕,格外想家。安全到家后,現在想想還覺得后怕?!?/p>
像這樣的故事,在陳鳳華追隨中華秋沙鴨過程中,每天都在上演。于是,她將觀察中華秋沙鴨的筆記寫成了書,名為《追鴨記》,近期也將與讀者見面。
這本書將帶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保護中華秋沙鴨中的那些難忘的故事。
講好大美吉林的生態故事
2018年,吉林省啟動中華秋沙鴨保護行動,實施范圍為吉林省長白山區,行動將持續到2030年結束。
作為生態作家、野生動物保護志愿者的陳鳳華,對于未來,也有著自己的思考。
她表示,中華秋沙鴨數量屈指可數,中國境內的大多數在長白山區域繁殖。未來,中華秋沙鴨將會成為長白山,以及綠水青山中一道奇美的風景,也會為中國生態的版圖上增添一抹“綠意”。
“我已經愛上了中華秋沙鴨,愛得已經癡迷,為此,我會一如既往與志愿者一起跟蹤。對于寫作者而言,只有用文字去呼吁去傳播吉林長白山的神奇神圣和神秘,還有這里的珍稀動植物?!彼f,通過宣傳,倡導人人對自然都獻出真愛,用以涵養萬千物種,助力大美吉林生態建設藍圖歸真,讓長白山美譽達天下。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越明 欒喜良
攝像 馬瑞
圖片由被采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