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人民日報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白劍峰)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護理事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群眾就醫體驗不斷改善。截至2022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量超過52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約為3.7人,全國醫護比為1∶1.18,護士隊伍的學歷素質和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升。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護士節的主題是“發展護士隊伍 改善護理服務”。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副司長邢若齊介紹,近10年來,全國護士隊伍總量以平均8%的增幅逐年增加,每年有30萬左右的新護士加入護士隊伍。今后,我國將持續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一是持續增加護士數量。推動實施《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指導督促各地醫院按照床護比等護士人力配置指標,合理增加和配置護士人力。到2025年,全國護士隊伍總量力爭達到550萬,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8人,基層護士數量達到120萬。二是保障護士合法權益。深入推動落實有關法律法規,督促醫療機構為護士提供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改善護士工作條件,合理彈性安排班次,關注護士身心健康。三是加強人才培養培訓。開展護士服務能力培訓行動,重點加強老年、兒科、重癥、急診、傳染病、康復護理等緊缺急需專業的護士培訓,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能力,到2025年,上述緊缺護理專業護士參加培訓的比例不低于90%。四是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管理。推動醫院科學設置護理崗位,實施基于護理崗位的護士人力配置、績效考核、薪酬待遇、職稱晉升、獎勵評優等,對編制內外護士統籌考慮,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進一步調動護士積極性。
近期我國將開展以“強基礎、提質量、促發展”為主題的改善護理服務行動,進一步促進護理工作更加貼近患者、貼近臨床、貼近社會。一是加強基礎護理,促進護理服務貼近患者。醫療機構進一步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到2025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責任制整體護理覆蓋率要達到全院100%。二是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服務貼近臨床。加強患者巡視和病情觀察,嚴格落實核心制度,規范實施各類臨床護理技術操作。夯實護理基本功,推動臨床護理專業化發展和護理人才培養。采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重復性考核競賽等,讓護士有更多的時間貼近臨床。三是拓展護理領域,促進護理服務貼近社會。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借助信息化手段,為有護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或行動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進一步擴大“互聯網+護理服務”覆蓋面。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確保工作取得實效。醫療機構要從人、財、物等多方位加大對改善護理服務的保障力度,加強護士人力配備。
2022年我國啟動了全國老年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各地護理院(站)、康復醫院(康復醫療中心)以及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和醫療護理員隊伍數量明顯增加,“互聯網+護理服務”、上門巡診、家庭病床、日間護理中心或呼叫中心等多元化的老年護理服務模式得到推廣。下一步,將按照“政府引導、各方參與、多元投入、協調發展”的原則,健全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增進老年人群健康福祉。一是持續擴大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資源供給。依托社區發展以居家為基礎的多樣化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業服務機構提供居家護理、家庭病床和日間照護等,推動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二是加快老年護理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繼續實施老年護理專業護士能力培訓行動,力爭到2025年,各地老年護理專業護士參加培訓的比例不低于90%。加快制定醫療護理員職業技能標準,著力培訓醫療護理員隊伍,主要為需要照護并有疾病的老年人提供長期照護服務。三是完善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的內容標準,制定完善相應的服務內容、服務流程和技術標準等,與長期護理保險支付標準有機銜接,為健全完善我國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制度奠定基礎。
截至2022年底,全國共計2000余個醫療機構開展了“互聯網+護理服務”,為行動不便的出院患者、老年人等提供了7類60余項上門醫療護理服務項目,打通了專業護理服務到家庭的“最后一公里”,受到群眾廣泛好評。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