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短評】
作者:劉天星(北京體育大學體育融合可視化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這進一步明確了未來體育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和方法路徑。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的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提質升級。通過體育運動,強體魄、增意志、促健康、提活力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茖W研究和各國實踐證明,在人的胎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中年期到老年期的生命歷程各階段,體育運動不僅是前端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手段,而且在人的中老年期可以預防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各類疾病。通過積極的運動康復和運動處方,還能減緩癌癥等疾病帶來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數據表明,影響健康的因素60%以上是行為和生活方式。當今的中國,從幼兒園兒童到白發蒼蒼的老年人,隨處可見參與體育運動人群的身影,終身體育理念正成為我們的健康觀之一。
運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愈發凸顯。現代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心理健康狀況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大領域。研究充分表明,體育運動是緩解精神壓力、促進心理健康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實很多人有切身體會,運動后的大汗淋漓,能讓肌肉得到有效鍛煉,心情也會隨之放松。尤其是參與足球、籃球等集體運動,通過團隊配合和更多的溝通交流,不僅身體上得到了鍛煉,也能通過參加社會性活動找到歸屬感和心理支撐,這都能大大提高我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運動不僅給生理和心理帶來巨大收益,而且還能“改造大腦”,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活力。我國體育教育家馬約翰教授曾提出“體育的價值遷移”,他認為“運動中形成的良好品質可以遷移到人的意志品格,體育運動的教育價值,不只限于運動場上,且能影響整個社會”,這種價值遷移的作用對社會整體健康水平的價值愈加凸顯。未來,我們應把體育運動從單純的肌肉運動與思想文化互相分離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使體育運動能與智力、道德、藝術、社交等更緊密更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讓運動的積極作用在我們全生命周期中迸發。
和競技體育一樣,群眾體育也需要以賽事為抓手。前不久,被稱為“村BA”的貴州鄉村籃球賽事在全國引發廣泛關注。這充分說明,群眾性體育賽事也有很強的影響力。如何讓運動的氛圍燃得更廣?筆者認為相關部門和各地體育組織應充分發揮作用,不定期舉辦體育活動、體育賽事,提高群眾參與度。同時,完善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進一步推動公共體育場館的開放,有條件的還可以為場館內的運動的群眾提供專業體育指導,讓人們更加科學高效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而廣泛開展的群眾性體育賽事,也必將激發出“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強大正能量,讓全民健身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可喜的是,當前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4億,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都市街道,體育鍛煉的身影隨處可見。從燃遍華夏大地的“馬拉松熱”,到帶動3億人參與的冰雪運動,人們迸發激情、揮灑汗水的熱潮正一浪高過一浪!
《光明日報》( 2023年04月22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