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什么是“幌子”呢?3月27日,吉林省博物院“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活動進校園”走進長春市玉潭小學,為三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了精彩的“傳承傳統技藝 品味老關東”課程。
來自吉林省博物院的愛妮老師、星星老師、新然老師、小彤老師首先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了“闖關東”的歷史和當時關東地區的商業發展情況。隨后,老師們結合圖片向同學們介紹了幌子的不同類型和商業含義,比如實物幌,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懸掛店內銷售的東西作為幌子;還有商品附屬物幌,比如油鋪在店門口懸掛油瓶。同學們都聽的極其認真,并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在巧手制作環節,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充滿趣味的小陀螺、丙烯顏料等備品,各位同學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開始制作“幌子”。
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吉林省博物院“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活動進校園”活動充分利用博物館資源,對學生進行生動的傳統文化教育。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殷維
圖片由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