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劉嘉文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喻
湛江又稱“紅樹林之城”,紅樹林分布面積在地級市中位居全國第一。這里,原生態的紅樹林生長茂盛,郁郁蔥蔥,連綿數公里,被譽為“世界濕地生態恢復的成功范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跟隨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廣東省委網信辦和人民網聯合主辦的“未來已來·高質量發展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到湛江,探尋“紅樹林之城”的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跨越式、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湛江市麻章區世喬村,采訪團登船近距離打卡“紅樹林綠”,水面上的紅樹林映襯著陽光,一派生機勃勃自然和諧的美麗景象。
作為生態文明新名片、綠美廣東新亮點,據了解,麻章區紅樹林面積達7256公頃,約占全國的33%,廣東的79%,包括秋茄、紅海欖等多個品種,是我國大陸沿海紅樹林面積最大、種類最多、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
為什么紅樹林看起來是綠色的,卻要叫紅樹林呢?據工作人員介紹,是因為紅樹林中含有的一類特殊化學物質——單寧。從外觀上看,紅樹林都是郁郁蔥蔥的綠色。但割開紅樹植物的表皮,樹皮和刀口卻呈現紅色。這是由于紅樹植物的樹皮內富含單寧,單寧氧化后能生成紅棕色的酸性物質,所以說紅樹林“心紅表不紅”。
除了具有觀賞、科普教育等作用,以及可以通過與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帶外,紅樹林還可以直接“點綠成金”,其蘊藏的“藍碳”價值正逐步被發掘。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二氧化碳被稱為“綠碳”,而“藍碳”則是指海洋生物捕獲的碳,其中紅樹林、海草床、鹽沼是三大“藍碳”生態系統。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儲周期長等特點。
中國首個“藍碳”項目交易就源自湛江紅樹林。
2021年6月,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三方聯合簽署了“廣東湛江紅樹林造林項目”碳減排量轉讓協議,購買首筆5880噸二氧化碳減排量,用于中和機構開展各項環?;顒拥奶寂欧拧?/p>
“以前沒聽說過這座城,這次來廣東湛江對我來說是驚喜和新發現。”隨團觀察的外國專家瓦利德,在走訪完湛江金沙灣、湛江港、東海島和紅樹林后這樣說道。
湛江是一座四季花開,三面環海的城市。瓦利德表示,他一到湛江就被舒適的氣候和環境所吸引。
“聽說湛江有一個老城,文化氣息很濃,希望有機會去參觀。”離開湛江飛往北京時,瓦利德給“同鄉”微信群發了自己在湛江拍的視頻和圖片,向他們推薦一定要來看看。
作為中國事務專家,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畢業的瓦利德,已用中文和阿拉伯文發表了數十篇文章。此次,他隨團先后來到廣州、佛山、東莞、深圳、湛江,用個人視角來記錄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故事,并對外傳播。
除了湛江,在這次為期8天跨越5城的采訪中,瓦利德也對新能源汽車印象深刻。在深圳比亞迪,他表示,對期望進入汽車產業更大舞臺的中國來說,比亞迪帶來了希望,為汽車產業樹立了一種典范。
“廣東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正在全面往高科技創新方向奔跑?!蓖呃聦懙溃磥韽V東會是智能城市群、高科技、高質量發展的代名詞,未來廣東的名氣會更具國際性。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