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還沒過完,巖套的電話鈴就一直響個不停,大伙兒都在跟他商量春節后的計劃。
“肯定要出去,不過你們先別著急,等簽了好的項目,我再回來帶你們……”電話這頭,巖套斬釘截鐵地說。自他創業成功之后,村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希望跟著他出去闖闖。
出生于1990年的巖套,是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他朗村的一個普通村民,因為熱愛舞蹈,初中畢業后便跟著叔叔離開了西盟佤山,來到了杭州一家演藝公司,一邊干活兒一邊學習舞蹈。
【資料圖】
“我們佤族是一個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民族。”巖套說,在離開村子之前,他經常跟著村民們一起唱歌跳舞,從小就在心里埋下了民族文化的種子?!?6歲之前,我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西盟縣城,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p>
然而,外面的世界并沒有巖套想的那么好“混”。2006年8月,只有初中文憑的巖套剛進演藝公司就遇到了許多困難,專業舞姿就是其一,無奈只能從學徒、從最基礎的東西慢慢學起。
“以前只是喜歡唱唱跳跳,出來才發現,要系統學習舞蹈還是挺難的,特別是一些專業的舞姿,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每次都是抹淚堅持?!睅r套說,也正是那時候的咬牙堅持,才換來今天的美好生活。
有志者事竟成。通過幾年的努力,巖套憑借專業的技能,獲得團隊的認可?!?012年,我隨團隊加入到湖南桃花源古鎮一家演藝公司,并成立‘西盟塔娜’團隊?!睅r套說,通過不斷地努力,他的舞蹈技能又得到進一步提升,并于2019年晉升為公司領班。
“出去十多年了,期間我也想過要退出這個行業,甚至還開過咖啡店、進過工廠,但最終還是因為熱愛佤族文化,又回到了舞蹈藝術這條路……”巖套說,經過十幾年的打拼,他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心里一直掛念著村里的兄弟姐妹,也想帶他們出去闖一闖,一來可以解決就業問題,二來可以將佤族文化帶出大山,與眾共享。
2019年年底,巖套回到村里,組織了二十多名有意愿的村民加入到“西盟塔娜”團隊。“雖然在外面闖蕩了十幾年,但第一次從老家帶這么多人出去,還是有不少顧慮?!睅r套說,教他們如何適應外面的生活,萬一他們適應不了這份工作怎么辦?團隊的衣食住行如何解決……剛組建了團隊,就遇到許多實際的困難。
正當巖套一籌莫展之時,西盟縣人社部門主動聯系了他,并根據西盟縣出臺的政策提供了一些幫助,打消了他的顧慮?!爸灰敢飧页鋈摌I的兄弟姐妹,人社部門專門組織進行舞蹈培訓?!睅r套說,良好的技能培訓,為后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出去沒多長時間,跟他出去的人就與公司簽訂合同成為正式員工,每月底薪5500元。
“除了就業技能培訓外,西盟縣政府還為我們提供了資金上的幫助,給予了一定的交通補助和外出務工獎勵,減輕了不少負擔?!睅r套說,若不是政府的幫助,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都是問題,他一時半會兒還難以解決。
就業是民生之本,早在2019年以前,西盟縣就出臺了一系列關于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政策,并將其作為全縣重點工作來抓,促進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平穩健康發展。
“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是我們在外打拼的強大動力。除了一些政策的支持外,政府還時刻關心我們這些在外的務工人員,微信群里的一聲聲叮囑,讓我們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巖套說,今年春節前夕,西盟縣委、縣政府還專門召開了返鄉務工代表座談會,他還作為代表之一進行了發言。
如今,隨著收入的不斷增加,生活也越來越好,大伙兒都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過上了想要的生活。“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我們長期在外工作不但開闊了眼界,還學到了許多發展致富的技能,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回到西盟佤山,為家鄉的發展作些力所能及的貢獻。”巖套說。
“三年沒回家過年了,這次回來,發現家鄉的發展變化非常大,農村人居環境更好了,產業也發展起來了,父老鄉親發展的勁頭更足了。”巖套說,家家戶戶都搞起了產業,肉牛養殖、林下魔芋種植、速生林種植等,發展得紅紅火火,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萬元。
與其他產業相比,巖套更看重的還是村里的民族文化產業,佤族文化絢麗多彩,無論是音樂舞蹈還是衣食,都有其獨特之處,深受各地游客青睞。
“這些年在外打拼,大伙兒靠的就是佤族文化?!睅r套說,新的一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繼續把佤族文化傳播出去,讓“錢包”鼓起來,同時讓更多的人了解佤族文化,知道在祖國的西南邊陲,還有一個熱情好客的縣,叫西盟佤族自治縣;有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佤族。
來源:人民網-云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