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球三年多來,一個最基本的事實不能否定,那就是中國疫情防控工作很成功!去年年底以來疫情政策的優化調整是適應疫情發展變化,特別是奧密克戎主要侵蝕呼吸道,侵蝕肺部極少,重癥很少,致死率很低做出的改變。同時,也是兼顧就業民生訴求,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對外開放而做出的抉擇!
誠然,疫情政策調整后,短期內出來布洛芬等藥品購買難,抗原測試盒一度需求緊張等現象,但不要忘記中國一個最大國情:14億人口!再小的問題乘以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都不再是小問題,當民眾的需求集中在相近時間點,資源的相對緊張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疫情暴發的高峰期已在減退,醫療資源緊張正在緩解,經濟正在快速恢復增長,消費正在強勁反彈。中國商業聯合會發布的最新公布數據顯示,1月份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3%。較上月回升1.6個百分點,結束之前下跌的態勢。實踐證明,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是科學的、正確的。
說實在,中國有14億人口,眾口難調,中國這么大,不同人會有不同訴求,對同一件事也會有不同看法。對于疫情防控不同年齡段的訴求也有差異。年輕人要工作,要養家糊口;學生要上學,要為自己的未來打算;而老年人抵抗能力低,在病毒面前是弱勢群體,自然與年輕人的訴求有差異。這都很正常,通過溝通協商凝聚共識,最終使得14億多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夠戰勝新冠病毒這個敵人,邁過疫情這道坎。
精準防疫防控,恢復生產生活,兼顧就業民生,是大勢所趨。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是推動國內經濟結構轉型、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化解各類風險的根本。在這里,我有幾點期盼和建議:
一是各地要一邊精準防控,一邊力促恢復經濟發展,推動企業開工、商業開張等經濟工作,給予經濟體恢復生產以政策保障,盡快恢復到疫情之前的運行狀況。
二是恢復新科技經濟活力,要發揮平臺經濟在拉動就業和推動創新中的積極作用,激活新科技企業和人才創新的爆發力。
三是給實體經濟發展創造優良環境。加大對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以及對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鋰電、儲能、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行業的支持力度,培育創新力的新支點、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