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跟著杭州市生態環境局的媒體采風團,到了這里,只見寬敞平坦的村道干凈整潔,茶園、稻田里的生產井然有序,一幅生態共富的新圖景。
走在村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村中沒有高高的圍墻,家家戶戶都打開庭院,把美麗鄉村的美景展示給眾人。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小古城村黨委書記林國榮告訴記者,這是民主協商的結果,“眾人的事情眾人商量”在小古城村得到充分的體現。
小古城村區域面積為12平方公里,有農戶997戶3700余人,全村共劃分為7個網格,均建立網格支部,現有黨員177名。近年來,小古城村大力發展農文旅產業,并于2019年3月注冊成立村集體旅游公司,聘請鄉村職業經理人專業化管理。
“村民的錢包更鼓,村民也會更加與村子一條心,富起來的村民都打起精神投入到村子的建設中。”林國榮透露,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僅6700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2萬元左右,而到了202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已超4.9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992萬元,分別增長了7.3倍和33.6倍。
美麗鄉村建設釋放的紅利,不僅充實著農民的腰包,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鄉村。
在余杭區青山村有一所融于大自然的學校——青山自然學校。
不同于傳統的校園,這里的“校門”是一片竹林,進門后,“操場”則是一個大花園,栽種著各式各樣的植物,吸引蜻蜓蝴蝶無數。
其實,這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萬向信托和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聯合發起并捐贈修建的自然教育基地,經過對一處廢棄村小的重建,打造成一個自然課堂。
目前,青山村已經成為一座多元的、集傳統與現代潮流于一體的生態村落,三大主題兼容并包——傳統手工藝與文創周邊,自然保護與環境教育,生態旅游與休閑度假。學校面向公眾開放,年均接待可達1萬人次,已成為余杭區向公眾傳遞自然環保意識、傳播水資源保護知識、構建環保力量的重要紐帶。
堅持開展藍天、碧水、凈土清廢等專項行動,推進造紙、印染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綠色產業和低碳循環經濟;高水平建設國際濕地城市;持續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深化自然生態修復;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數字化改革;全域推進城鄉綠色共富……
杭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近年來,杭州始終堅定“生態文明之都”的城市定位,在保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又保留良好的生態底色,推動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不斷書寫著綠色共富的美好故事,而小古城村和青山村就是其中涌現的生態共富的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