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一周后,這個湖墅轄區內首個針對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群體的服務中心將正式對外開放。據了解,在2.87萬湖墅轄區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占比達約30%,其中包含881名失能、空巢、高齡老人;另有殘疾人820人、低保低邊戶133人。如何讓重點人群也能享受到共富紅利,感受美好生活?湖墅街道聚焦“規范化”“智慧化”,不斷創新重點人群保障機制,探索精準、有效的服務場景。
一本“三色”指南 讓走訪服務有章可循
哪戶老人身體不好要定期探訪?重點人群能享受哪些政策福利?社工上門探訪有沒有職責清單?“街道上個月出臺了《重點人員服務指南》,幫助社工厘清思路,提高走訪效率。” 湖墅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負責人姜麗麗拿出了一本冊子說,“通過顏色分類建立的標準化流程一目了然,能避免因主觀因素導致的工作疏漏。”
用紅、黃、綠三色來細分具備不同生活能力的重點人群是該指南最大特色。比如8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和重度傷殘人士歸為紅色;生活基本自理并有子女定期探望的老人歸為黃色;綠色則代表了60歲以上健康狀況良好的老人。
家住雙蕩新村的俞阿姨兩口子是“紅色戶”,自然成了社區的重點關照對象。“根據指南標準,每隔1天我都會上門一次,了解兩位老人的身體近況。”雙蕩弄社區社工樊喻倩說,“只要他們有需求,我們也會送藥、送餐上門;協助屋內維修服務;提供心理咨詢輔導。”
“幫助社工在龐雜的工作中抽身,形成一套高標準、高質量的走訪服務機制。” 姜麗麗說起出臺該指南的初衷,就是想把走訪服務形成量化體系,對內提升效率,對外提供切實可靠的服務。
一本“電子日記”
關照重點人群無微不至
“這個電話右邊有三顆鍵,第一顆設置為聯系親屬,按第二顆能找到我們社工,最后一顆撥通就是120急救。”近日,社工樊喻倩給居民蔡阿姨送去一臺特殊的電話。
今年68歲,兒子有智力缺陷的蔡阿姨如獲至寶:“孩子身邊一刻離不開人,智能手機我也用不利索,還是這個電話好,簡單管用!”長期以來,湖墅街道堅持數字化引領,探索智慧關愛在服務重點人群中落地生根。“除了一些日常設備,我們還依托‘湖數通’平臺開展了不少嘗試。”湖數通平臺負責人周淑芳說。
打開“湖數通”小程序,上線已兩周的“居民寶”模塊已成為轄區重點人群的“電子版日記”——詳細記錄了他們的新情況、新需求,此外近期接觸和走訪記錄也都由小區專員一一記錄。
眼下,湖墅已著手在微信端口增設通道,后續包干黨員與轄區志愿者都能依托該通道補充重點人員的動態。“另外,用戶自己也能通過‘心愿認領’的方式發布如租輪椅、風扇等需求。”周淑芳說,“我們會及時安排小區專員回訪,確保解決好問題、服務好群眾。”
此外,湖墅街道還與轄區華潤超市、老百姓大藥房等紅盟單位簽訂了共建協議,集結了560多名“墅小紅”志愿者,為重點人群提供常態化問診、送藥、送餐、物資代購等生活服務。(記者 項捷 拱墅微融圈 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