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作為公民道德的基石、社會運行的基礎,“誠信”二字早已寫入二十四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如今,我們每個人既是誠信的踐行著,更是誠信的受益者。這家“自助小店”折射出人與人之間誠實守信的良好關系,展現了良好的社會風氣。“自助掃碼”“代理店長”……小區居民們用這些難能可貴的舉動,詮釋了人與人之間的誠信之貴,彰顯了社區居民的誠信之美,托起了一個講信修睦、崇德向善的誠信社會。
誠實守信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內在基因。我們知道,美德既需要內化于心,更應該外化于行,只有體現在微小的言談舉止中,落實到規范的行為中,方能在全社會匯聚崇德向善的力量。我們翻閱歷史便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廣為流傳,“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于史;我們梳理當代有感,“信義兄弟”孫水林和孫東林、“油條哥”劉洪安,這一個個感人的事跡生動地展現了當代中國人以誠立身、守信踐諾的作風和品質。所以說,誠信不只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行動。
滄海桑田,斗轉星移。無論社會如何發展,歲月如何變遷,環境如何變化,誠實守信永遠是我們每個人安身立命的道德標尺,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準則,是城市文明的靚麗名片,是社會進步的精神財富,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形象彰顯。上海市寶山區楊行鎮的社區“自助小店”,既測試了社會的“誠信”反映,更闡釋了“誠信”價值所在。
應該相信,人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利益和誘惑時,面對疫情給自己帶來的浮躁與焦慮時,更需要有慎獨精神,做到堅守初心、重信守諾,用誠實守信的自覺行動來護航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我們期待,在國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的今天,誠信之美就像永不凋零的花朵,必定會在社區“自助小店”中長久綻放,成為彰顯中國誠信之美的一抹靚麗風景。(作者:李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