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熬夜、不愛運動、不愛喝水,每天的業余時間玩手機玩到停不下來……這或許是不少年輕人的不良生活習慣,即使決心要改變,卻也堅持不了幾天。于是,網絡上興起了“自律監督師”。他們可以監督些什么?怎么監督自律?被監督又是一種什么感受?對此,記者體驗了一天。
減肥作息喝水都可監督
記者在淘寶搜索“自律監督師”關鍵詞,系統跳出來不少相關店鋪。記者發現,這些店鋪宣稱可以提供學習監督、減肥監督、規律作息監督等等。價格方面,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單項監督服務一天一般在幾元錢。如果要選擇多項,時間更長,費用也就會更多。
記者隨機選擇了一家店鋪,他們可以為客人提供學習、減肥、規律作息、叫醒等服務,價格根據監督項目的多少和天數而不同,在6元~388元不等。在另一家店鋪記者看到,除了提供監督服務外,還可以提供游戲陪玩、樹洞服務等。
記者與店鋪交流發現,提供自律監督服務,方式上比較多樣,可以是文字溝通,也可以語音,有的還可以視頻監督,顧客可以自己選擇需要女生還是男生進行監督服務。
一到點就發來消息提醒
被監督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前日下午,記者花了11元,在一個月銷量為300+的店鋪購買了一次普通多項一天的服務,可選擇男生還是女生進行服務,監督項目最多可選擇5項。
對此,記者選擇了女生服務,并提出了監督早睡、監督吃早餐、監督喝水、監督晚餐少進食促進減肥、業余時間監督少玩手機的服務需求。下單不一會,一名自稱叫圈圈的監督師發來添加微信的好友申請。后經過溝通,她按照記者需求制定了一份計劃時間安排表。
記者選擇的服務時間是從4日傍晚到5日傍晚。4日晚上6點半左右,圈圈發來微信消息:“喝一口水好不好呀,一大口喲!”晚上7點,她發來消息提醒:“吃飯嘍,少吃一點哦,可以多吃蔬菜沙拉。”
從晚飯后到10點半催睡覺,圈圈又發來4次消息。分別提醒:“喝水水,一大口,不可以吃零食哦,任何零食都不行!”“少玩點手機,不然皮膚會蠟黃蠟黃的,特別丑。”“喝水水”“睡覺了哦,不要玩手機,把最后一個消息留給我就睡覺哦。”
5日早上7點過,圈圈又準時發來消息問:“起床了,用一杯溫開水迎接美好的一天吧。”“一會兒要吃早餐哦,這樣一天才有能量,多吃高蛋白、粗纖維食物。”一天幾乎都在提醒喝水。
體驗完一天的服務,總體來看,對方會到點提醒這個時間段該做什么,基本上能按照要求進行提醒,每次提醒都是在記者確認并回復后才結束。期間有一次沒有來得及回復,隔一會兒又發消息說:“你都不理我,記得要喝水哦。”
不過,記者覺得整天被安排之后,心里始終想著還有事情沒做,感覺一天多了很多時間,有時還沒等對方提醒,自己就提前去把事給做了。感覺自律監督師就像是鬧鐘一樣,到點就會突然響起來。
專家建議
自律如何養成?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周小燕認為,“自律監督”服務的核心是能夠有效地改善我們的作息不規律、做事不規則等日積月累的小陋習。作為一種服務產品,它既然能夠生存下來,就是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要。但這終歸只是一項服務,真正的選擇權還在于自己,最理想的結果是自己能夠完全接受監督,通過監督養成好的習慣。不過這個過程還是要靠自覺,提防倦怠心理和破窗效應,否則就沒有意義。
生活中如何養成自律習慣?周小燕表示,自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做起來是一輩子要努力的事,也是人們一生應該養成好習慣,得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對此,她也給與了一些建議:
1、制定計劃要合理,少而簡,操作性強。比如平時一天到晚不喝水,那么開始制定計劃時可以先制定一天喝3大杯水做起,這比計劃一天喝10大杯水的操作性要強,也更容易實現。
2、不打折扣執行。執行過程中要不打折扣,警惕破窗效應,一次的破窗就有可能造成一種僥幸心理,后面難以堅持執行。
3、要有正向的反饋。自己堅持了計劃,那么就給自己一點小小的鼓勵,也可以和親朋來一場共享式成長,相互監督,相互學習,從而養成好的自律習慣。
網友聲音
最終還得靠自覺
對于“自律監督”服務,顧客有什么看法?記者看到,這些店鋪的顧客評論多為好評。比如一位網友表示:“因為忙,老是忘記喝水吃飯,有人提醒一天水滿滿的,吃飯也很準時了。”
不過,也有顧客認為這得靠自覺。某店鋪的一位顧客評價:“還算負責吧,但感覺還是靠個人自覺多一些。”還有一個店鋪顧客評論:“本來是想監督我早睡,結果那天我早些就睡了,對方11點打電話把我吵醒了,之后就再睡不著了。”(記者 張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