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年,高新區(濱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聚焦全域優質均衡,深化教育改革,深入實施建設一流校園工程、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工程、名校長名教師培養工程等一系列教育創新、改革行動,教育質量持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獲得感持續提升。
換句話說,“好教育過江去”已經成為歷史,“好教育過江來”漸成生動圖景。
關鍵詞:改革創新 孩子和父母一起“上下班”
馬駿馳是湖州人,大學畢業就來到大華。“我們兩口子工作忙,家里老人要照顧兩個娃,比較辛苦的。”
在他看來,設立大華幼兒園,非常有人文關懷。“幼兒園就在園區里,如果小朋友有分離焦慮,完全可以抽空下來看看他,而且每天上下班都可以陪伴在孩子身邊,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
最新試運營的大華幼兒園,按浙江省一級幼兒園標準配置,室內面積約7000平方米,戶外活動面積3600平方米,首批招生140名小朋友入學托班和小班。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的嵌入式幼兒園,大華幼兒園“藏”了19項黑科技。比如,教室里所有的燈光都啟動了幼兒護眼系統,會根據環境光的情況進行實時分析,智能調節合適的光源。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濱江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大華幼兒園還設立了一個特級教師工作室,名師團隊將和優質教育資源共同發揮作用,確保課程質量與未來發展。
剛入園兩天,馬駿馳欣喜地看到小朋友的點滴進步,“放學會主動和老師說‘再見’,看到紅綠燈會說,‘紅燈停綠燈行’……”
濱江在全省率先落地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理念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圍繞居民滿意、企業滿意、人才滿意,大膽探索、破舊立新、開闊視野辦教育,走出了一條具有高新特色的教育發展之路。
此外,濱江還推出全國試點云守護“通學路”,全方位守護學生上下學安全。同時,結合高新區域優勢,在杭州率先推出科技教育大聯盟,首批共有16家高新企業成為科技教育大聯盟實踐基地。
關鍵詞:開放共享 每一所新校都是一座新地標
新學年新氣象。新啟用的杭州市江暉小學通過錯層、退臺、架空等手法,創造出了多處靈動且富有活力的空間,像是一個藝術博覽館。西側一墻之隔,就是上個月投入使用的東方郡幼兒園江暉園區,設計可愛又充滿童趣。
濱江高起點謀劃教育發展方略,2021年教育支出達27億元,比2012年增長近10倍,十年總共支出超過195億元,而各類學校(幼兒園)則從46所增加到103所,相比2012年翻了一番,每一所新建的學校都是一座新地標。
與此同時,濱江高水平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革教育場景應用建設,校園開放應用場景、轉學小程序上架浙里辦,實現轉學、休學、復學“零次跑”、踐行學校資源與社區資源共享理念,方便學校周邊居民運動、閱讀、停車。
如今的濱江,是全省校際差距最小的縣區,公辦學前教育全覆蓋全兜底,獲評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全區學前教育公辦率占比達92%,位列全市第一。通過“讓每一所學校都優質”行動計劃,濱江依托新名校集團化、引進優質教育品牌等方式,推進優質教育全域化,成立杭州二中白馬湖學校、江南實驗學校等10個教育集團,覆蓋所有中小學校,讓好教育成為濱江居民的基本標配。而每個學校也都有自己的招牌和名片,滿足了學生的個性教育需求。
關鍵詞:優質均衡 “雙一流”教師占比全市第一
從教28年,金明強說自己從學生身上學到很多,都化作教學的某種經驗還于課堂。
他是杭州江南實驗學校一名歷史老師。有一次,他發現一名學生上課睡覺,卻沒有聲張。下課了,學生非常抱歉向他解釋,“老師,我實在太困了,昨晚作業做得有點遲,中午又忙著趕作業。”金老師安慰說,“沒事,我相信你是真的困了。”
學生如釋重負地回到了座位,但金明強卻想了很多。從此,在接手新學生時,金老師一定會與他們“約法三章”。他給自己立下的規矩是,不拖堂,也不隨意布置作業;學生們也需要做到,不趴下,不無故拖欠作業。
今年夏天,浙江省教育廳公布了第十三批省特級教師名單,濱江有三位教師入選,金老師就在榜單上。與他一同入選的還有杭州高新區(濱江)教育研究院的曹群珍老師和杭州市錢塘實驗小學的馮琛莉老師。
濱江堅持把優秀教育人才作為加快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不遺余力、不惜代價招引和培育,優秀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從教師數量上看,2012年以來,通過直接考核、上門招聘等多種方式,共引進優秀教師3012名,教師數量從2034名增長到5087名,“雙一流”畢業生、研究生學歷教師占比全市第一。
為了初中教育質量,濱江還在全省首設“新初中教育研究院”,設立區“班主任學院” “班主任節”,建立機制提高班主任專業素養,連續三年榮獲長三角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連續四年榮獲浙江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在濱江享受好教育已然照進現實。
(記者 孫鑰濱江微融圈 宋桔麗 錢利芳肖鱈桐 姚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