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8月19日,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邀請5名非遺傳承人開展“暑期大課堂,快樂學非遺”活動。此次課程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內容豐富多彩,囊括面塑、繩結、剪紙、太極拳、京劇五大項目,讓孩子們在寓教于樂的活動中近距離感受非遺藝術的獨特魅力,了解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此次暑期非遺大課堂在線上推出,反響熱烈,截至目前,抖音、快手、微博三大平臺共有83.2萬人觀看了直播。
在當天的大課堂上,李靜文對京劇的歷史、傳承以及藝術特色作了深入講解,并通過京劇《紅燈記》《賣水》《貴妃醉酒》《鐵弓緣》等選段,介紹了京劇的唱腔和身段技巧。李靜文的一招一式,搭配著豐富的唱腔,讓孩子們看得入神、聽得仔細、學得用心,迫不及待地想當一回戲曲舞臺上的“名角”。
8月10日,來自建平的非遺傳承人楊智宏讓孩子們大開眼界,見識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民間剪紙技藝。楊智宏教孩子們剪了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花魚”“瓜瓞綿綿”和可愛的小老虎,還有滿族小朋友用來過家家的“媳婦人”,都是以前孩子們從沒接觸過的題材。
“先把黃色的面揉成團,然后輕輕一壓,就變成了小老虎的身子……”8月16日,錦州面塑省級非遺傳承人張彬將面塑流程拆解成一個個步驟,一邊示范,一邊講解,讓一塊塊尋常的面團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小老虎的耳朵、眼睛、尾巴。在張彬的悉心指導下,每個小朋友都制作出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的小老虎。
“把這根線從這邊穿過去,再繞過來,再重復做一次……”省級非遺傳承人顏偉齊展現了繩結技藝的魅力,一根長長的彩繩在她的手中纏繞幾下,就變成了精美的繩結作品,四節課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手鏈到最復雜的金錢結杯墊,孩子們在一經一緯、一盤一扣之間體味傳統中國結之美。
老六路太極拳傳承人姜有奎的課程目標是帶孩子們“武”動暑假,姜有奎說:“太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瑰寶,有強身健體的功效,現在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大,鍛煉的時間少,我希望教會孩子們一些簡單的太極拳法,讓孩子們在緊張的學業之余可以強健體魄、緩解壓力。”
暑期非遺大課堂充分激發了孩子們對非遺項目的濃厚興趣,增強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一位家長在線上留言說:“這次的課程孩子非常感興趣,活動結束后他還跟我說,要利用暑假時間將老師教的東西學會、學透。”(記者 楊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