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偏遠大山里鄉村小學的孩子,能有如此豐富多彩的課后生活,讓人贊嘆不已。羊甲小學校長王春平告訴記者,去年“雙減”政策落地后,羊甲小學在杭州濱江實驗小學的幫助下開展課后服務試點,有效破解了山區少數民族學校課后服務的難題。
為當地培養一批“帶不走”的優質教師隊伍
濱江實驗小學和羊甲小學的緣分,要從三年前該校校長張翼文的一次送教說起。
張翼文是一名有30多年教齡的特級教師,也曾在衢州常山當過三年小學校長。2019年,他第一次受邀來到當時濱江區東西部扶貧協作結對的丹寨縣進行教育幫扶。
在當時還是貧困縣的丹寨,整個縣都找不出一個特級教師,也無力承擔邀請外面的特級教師來講課的費用。像張翼文這樣愿意免費前來授課的特級教師,可以說是雪中送炭。“你是我們丹寨教育事業的‘貴人’!”時任丹寨縣教科局局長肖國林的這句話讓張翼文記憶猶新。
面對山區孩子們一雙雙質樸的眼睛,原本只是來給當地老師講幾堂課的張翼文決定再做些什么。當年,他在丹寨成立了個人工作站。過去三年,他每年都要往丹寨縣跑個兩三趟,并先后帶動484位名師到丹寨送課送教,以課堂教學、觀點報告、教材解讀相結合的方式,打開村小教師的“新視窗”,為當地培養一批“帶不走”的優質教師隊伍。
“每次張校長來丹寨講課,下面的掌聲總是特別熱烈。”曾在丹寨支教的杭州教師劉靜回憶,張翼文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心,“別的人給貧困山區學校捐東西,要么捐文具要么捐書,張校長則不一樣,他給每個老師按專業學科訂了《教學月刊》,讓我們深受震動。”
此外,每年張翼文還會安排幾名丹寨縣的年輕教師來濱江跟崗學習。王炳進是丹寨縣村級小學的一名“90后”數學老師,通過張翼文的個人工作站,王炳進成了張翼文的“徒弟”。去年9月,王炳進來到濱江實驗小學跟崗學習,個人能力得到突飛猛進的成長。王炳進告訴記者,今年七月跟崗結束后,他將返回丹寨擔任一所村級小學的副校長,“我要把在杭州學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帶回丹寨,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課堂。”
集團化辦學,在貴州打造“最美鄉村小學”
2021年3月,杭州濱江區與貴州丹寨縣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臨近結束。但張翼文與丹寨持續兩年多的緣分卻還在繼續。在他的推動下,濱江實驗小學與丹寨縣羊甲小學實現集團化辦學,并得到兩地教育部門的批準。
羊甲小學650個學生中,留守兒童占了80%。集團化辦學后,羊甲小學的孩子們從此穿上了濱江實驗小學的新校服,整個校園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翼文帶領杭州愛心師生、家長、社會人士給羊甲小學捐贈新校服、新課桌、新書包、新棉被等學習生活用品,還換掉了學校里用了十幾年的老電腦……
“要把羊甲小學打造成一所‘最美鄉村小學’!”對張翼文來說,最美不僅體現在硬件,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們有一個最美的童年。去年國家“雙減”政策落地后,他又幫助羊甲小學啟動了課后服務改革試點。
對東部大城市的學校來說,課后服務并不新鮮。但在羊甲小學這樣的西部山區學校,搞好課后服務卻是一個大難題。
第一是師資。羊甲小學全校23名教師的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只有一名35歲的年輕教師。“平時課后一般都是給學生補補課,怎么帶孩子們玩起來,誰都沒經驗。”王春平說。
第二是觀念。對許多山區教師和家長來說,山區孩子通過考試出人頭地才是最重要的,課后活動并不被重視,“一些老教師對課后服務缺少積極性和主觀意愿,家長也擔心能不能搞得好。”
面對王春平的困惑,張翼文支了個招:“校長要有更開闊的辦學視野,圍墻外的老師也能為我所用,要適當借助社會力量。”
破解課后服務難題,貢獻“杭州經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濱江實驗小學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羊甲小學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課后服務體系。“我們從校外請來了八位課后服務教師,有的是丹寨其他學校的老師,有的是社會上的專業人士。每天四點半放學后開展一個小時的課后服務,課程包括書法、非遺、武術等。”王春平告訴記者。
通過兩個學期的實踐,課后服務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們變得更自信了,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有個叫王欣萍的小朋友上了書法課后,現在已經能給家里寫對聯了,家長贊不絕口。”王春平說。
而在張翼文看來,課后服務的重要性不亞于課堂教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而不是制造只會考試的機器,這并不因東西部差異而有所不同。搞好課后服務對人的完整發展非常重要。”他期待,通過對羊甲小學持之以恒的教育幫扶,讓這所鄉村小學成為帶動丹寨縣教育水平提升的一面旗幟,同時也為破解“雙減”背景下山區小學課后服務難題貢獻“杭州經驗”。(記者 陳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