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美麗上學路,有樹、有花、有很多很多小動物!”
“我想要一個大大的游樂場,有彩虹氣球、宇宙飛船、火箭!”
“我希望有山有水,有運動場地,有漂亮的房子”
“我想要連通學校和家的時光隧道”……
近日,黃埔軍校小學的活動教室里,傳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是什么讓孩子們暢所欲言,有這么多奇思妙想呢?原來,他們正在上一節特別的設計課。36名二年級學生在黃埔區社區設計師們的帶領下,化身為“小小社區設計師”,開始探索和設計自己心目中的美麗上學路。整個設計過程除了學習規劃設計知識,實地調研上學路,還要完成自己的上學路設計作品。
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們制作完成各自的現狀分析地圖和理想上學路藍圖。黃埔區社區設計師對這些作品逐一分析和點評,綜合孩子們的想法和家長反饋,整理形成專項報告,作為后期社區空間提升改造的參考依據。
“孩子們平常都是急急忙忙上學,今天可以對上學路徑從容地觀察和探索,對他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體驗。”一位學生家長非常高興孩子參加這樣的活動。
此次“美麗上學路”活動,由黃埔區社區設計師團隊主辦,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黃埔分院黨支部、黃埔軍校小學、聯和街社工站等聯合承辦。
改善兒童安全出行體驗寫進國家規定
根據“十四五”發展規劃,我國要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2021年9月30日,國家發改委等2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意見》,提出“城市規劃建設應體現兒童視角”,并把“改善兒童安全出行體驗”作為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服務效能的重要方面。
兒童友好不僅體現在城市公共環境之中,更是城市建設和社會治理的一種理念。本次活動的負責人,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黃埔分院副院長梁添表示,從“1米視角”看城市,為城市的設計者、管理者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有助于形成“有溫度的設計”;另一方面,通過引導孩子參與城市設計實踐,能逐步提高兒童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觀察力、審美力和創造力,使兒童成為社區治理和建設的“后備軍”。
評科智庫研究三部主任易遠江表示,作為弱勢群體,兒童的意見往往被成人忽略,建設兒童友好城市,要結合兒童出行習慣和需求對城市空間資源進行合理設置,更需要聆聽兒童的聲音;“美麗上學路”活動通過有趣、好玩的方式引導兒童表達意見和訴求,讓小朋友們參與到城市和社區的共同締造中來。
社區設計師帶動居民參與社會空間治理
社區設計師是為各街道(鎮)、園區管委會在轄區內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提供專業咨詢、項目方案評審和技術服務的第三方專業技術人員。
“美麗上學路”活動為黃埔區社區設計師“美麗黃埔”系列活動的第一站,后續社區設計師們將通過開展社區調查、知識普及、大師講座、社區競賽等公眾參與活動,和居民深度交流,提高居民的社區參與意識,帶動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空間治理,打造社區生活共同體,實現“老城市,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