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并確定北京市、上海市、沈陽市、廣州市、成都市等9個城市為全國試點。
作為全國試點城市之一,“強化培訓收費監管”是成都試點的一項重要內容。成都市龍泉驛區和金堂縣試點培訓預收費全額資金監管,“雙減”百日已過,試點推進情況如何?近日,中國教育報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建起全額、全流程監管平臺
“龍泉驛區所有培訓機構目前已經完成數據入庫,銀行正在進行最后的系統測試。”11月10日,記者從成都市龍泉驛區教育局獲悉,該區已建立起“1+2+1”的監管系統。即1個民辦教育信息監管數據庫平臺,2個銀行專戶(培訓機構課銷賬戶、結算賬戶),1個全區統一的“報名續費退費”專用二維碼。龍泉驛區教育局法規科科長顏倫介紹,通過這個系統,能實現對培訓辦學經費全額、全流程監管。
記者了解到,在繳費階段,家長不再點對點將費用直接付給培訓機構,而是統一歸口到銀行專戶管理。在消課扣費階段,只有家長確認消課后,相應的費用才會進入培訓機構的結算賬戶。而當資金進入結算賬戶后,如果出現大額資金異動等情況時,監管端也能實時收到提醒,作出相應預判。
區別于龍泉驛區在自身已有的民辦教育信息監管數據平臺上建立資金監管體系,金堂縣則是借力“四川省校外培訓機構信息管理平臺”。通過該平臺的家長端“彩虹鑰匙”APP進行繳費,在教育局、銀行、培訓機構三方監管平臺中,確保資金安全。
“我們主要是通過‘使用一把鑰匙、用好二個賬戶、落實三方監管’的方式,對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實施有效監管。”金堂縣教育局行政執法辦主任伍曉霞說,“一把鑰匙”即使用“彩虹鑰匙”APP進行繳費,確保資金安全。“二個賬戶”則是要求每個培訓機構必須在銀行設立監管賬戶和基本賬戶。“三方監管”則是縣教育局通過平臺對培訓機構進行日常監管和后臺審核,各培訓機構按要求做好在線報名和學費繳存,監管銀行按規定實施常態化監測及學費的收取和撥付。
今年9月1日,金堂縣第一家校外培訓機構成功實現家長通過繳費小程序向監管賬戶繳費。目前,全縣102家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主動簽約,參與資金監管占比100%,已有77家機構完成課程上架,即已實現小程序購課。
從事后整改向事前預防轉變
“以前就感覺自己坐在‘火藥桶’上,總擔心培訓機構‘跑路’。”顏倫談到,在“雙減”及經費監管試點之前,龍泉驛區教育局對培訓機構也有監管和評估,但是在資金方面缺乏日常監管。很多時候,家長一旦發現機構“跑路”,教育行政部門就要去“善后”。而在事后維權中,家長也面臨舉證等多重難題。
日常監管難、中途退費難、事后舉證難……這些堵點如何疏通?在即將發布的《成都市龍泉驛區校外培訓機構辦學經費全額全流程服務監管規則(試行)》中,龍泉驛區明確提出課銷規則、退費規則、支出規則、余額規則和辦學結余5條具體措施,最大限度杜絕“卷款跑路、挪用辦學經費、退費難、超期收費、超前教育、強制抵扣課銷、價格虛高、虛假宣傳、不公平格式條款”等突出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3月金堂縣成立了教育行政執法辦,通過加強執法監督,為培訓機構的治理和推進資金監管試點工作的有效實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培訓機構不規范辦學行為教育行政部門可以對校外培訓機構給予警告、罰款以及依法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行政處罰。
“今年以來,我們聯合其他執法部門,立案了4起培訓機構相關案件,關停了30家不合格培訓機構,并對36家培訓機構提出了整改意見。”伍曉霞表示,教育行政執法辦的成立,讓教育行政部門對培訓機構的監管能夠更有權威,對培訓機構的日常管理和業務指導能夠實現更好地落地。
記者從成都市教育局獲悉,目前,該市正積極制定相關標準,推進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的工作。教育行政部門也將會同金融監管部門,推廣和運用龍泉驛區和金堂縣的試點成果及經驗,完善和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資金賬戶的監管,督導校外培訓機構開設資金監管專用賬戶,自覺接受對辦學資金的監管。支持和鼓勵校外培訓機構探索“先消費、后付費”的運營模式。(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