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鹽堿地如今種出了蘇丹草、苜蓿草,全國累計完成429萬平方米生態修復,間接帶動近3000人就業……近日,華東師范大學的“生態治理革新者——可持續生態治理綜合方案”項目憑借“生態界面修復系統”專業技術優勢,在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獲得全國金獎,成為學校雙創教育圖景上的生動剪影。
2017年,項目團隊負責人王豐毅在華東師大河口海岸科學研究院就讀期間和同學憑著對生態修復的關注與熱愛,開始創業并成立了瑛菲生態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之后,王豐毅帶領的項目團隊入駐華東師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今年,他帶領5名該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組隊參賽。
作為參賽團隊成員,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吳瀟宇通過項目認識到了我國生態治理的現狀、行業痛點難點,對守護好綠水青山、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有了更深理解。“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后,我要繼續通過創新創業做好‘為綠水青山謀存續,為人與自然求和諧’,為國家生態環境事業奉獻青春力量。”
生態修復,科學綠化是新趨勢。“科學的綠化和生態修復,具有產業帶動能力的治理方案,才是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的保障。”王豐毅說。
3年前,王豐毅來到新疆伊犁霍城縣清水河鎮,看到這里的撂荒土地嚴重鹽堿化,當地曾使用大水漫灌修復,卻只換來鹽生植物駱駝刺。“缺乏植物生長的基質條件,缺乏合適種質資源和易普及種質技術,缺乏可持續產業形成產出反哺維護成本。”在中華環保基金會的支持下,王豐毅帶領技術團隊實地調研后提出可持續生態解決方案,受到當地認可,開始參與伊犁草地生態修復示范項目,改善牧業村土地鹽堿化狀況,探索“生態+產業”鄉村振興之路。
團隊研發出一項新的生態修復技術:首先使用生態界面,為修復先鋒植物提供良好根系發育空間,像一層“生態皮膚”;再進行生物多樣性環境本底檢測,制成“即插即用”的產品化微生物包埋塊,活化改良鹽堿土壤;而后基于鹽堿植物種質資源庫,通過特異性馴化,并配合自主研發的丸?;N子保護技術,增加物種環境抗逆性,提升萌發存活率。
“通俗地講,就是以當地農業纖維性廢棄物為主要原料制作一層‘大地皮膚’,里面有適合生長的植物種子和環境調節劑,將‘皮膚’覆蓋在生態受損區域后可以重新長出植物,并逐漸與原來地表合二為一。”王豐毅說。120天后,技術團隊在伊犁種出了第一批高耐鹽牧草——蘇丹草。
相比傳統技術,新的技術體系至少縮短一半修復周期,降低20%修復成本,修復過程不產生任何異地破壞,增收幅度達到300%,能夠滿足農民增收和維護成本的需求。“環保專家給我免費改良20畝土地,我相信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牧民哈依沙·哈那提高興地說。
在團隊的指導下,項目區已經開始嘗試種植薰衣草。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進行著2700畝的治理和產業打造,每千畝可帶動就業近50人,畝均增收約2500元,年人均增收2.5萬元,塑造了鄉村振興的一種新模式。據測算,伊犁項目模式在西北地區有10萬畝可推廣面積。至今,“生態界面修復系統”技術已經成功運用于新疆伊犁鹽堿地修復、河北草地修復、平湖海岸帶修復和上海、江蘇城市河道與濕地公園建設等。
教育學部2019級碩士研究生張春穎、地理科學學院2021級本科生周錦、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2019級本科生周渤翔等學生表示,自加入項目團隊以來,反復進行頭腦風暴、撰寫商業計劃書、項目路演等,在競賽實踐中學會創造和合作,深刻感受了“企業家精神、教育家情懷”的學校雙創文化。
華東師大副校長、創新創業學院院長戴立益說,學校2018年成立創新創業學院,學院始終堅持思創融合,在創新創業教育中涵育家國情懷,在思想價值引領中凝聚奮斗精神,引導學生在奉獻中創新、在創業中奮進,承擔青年責任,讓廣大學子成為有理想、有情懷、有目標、有方法的雙創人才。
作者:本報記者 余闖 通訊員 朱文佳 陸詩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