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公布第二十二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河南理工大學的一件發明專利“一種錨索錨固增效方法及其結構”獲得優秀獎。
更為亮眼的是該專利在轉化應用方面的表現:應用該專利的煤礦企業累計新增銷售額2.3億元,累計新增利潤1.7億元。
高校是創新資源和創新人才的集聚地,但長期以來,我省高校專利申請“重數量輕質量”“重申請輕實施”,大量“沉睡專利”還讓高校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省知識產權局以省高校運營中心試點建設為抓手,建設了包括河南理工大學在內的13家高校運營中心,覆蓋鄭州、洛陽、新鄉、焦作等9個省轄市,打破傳統“封閉”式專利產出路線,組織相關院系到產業集聚區、企業一線開展“產學研”對接,根據市場需求,引導企業專利研發,加速專利轉化。
中原工學院是首批高校運營中心之一。去年年初,針對疫情防控需求,該校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基于“一種多噴頭組合式噴氣靜電紡絲機”等發明專利,迅速展開高效過濾材料攻關,成功開發出高效納米纖維口罩濾芯產品,在多家醫療企業進行專利許可并量產,入校經費近800萬元。
專利轉化就是生產力。省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13家高校運營中心建設期內專利以許可、轉讓、作價入股方式實現轉移轉化426項,收益額5220萬元,孵化企業17家。
校企雙贏得益于機制創新。自河南省先后建設13所高校運營中心后,各高校迅速將促進專利轉化工作納入重要議程,紛紛修訂和完善相關知識產權管理制度、運營政策,調整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體制和機制。
河南工業大學運營中心于去年10月正式獲批后,組建了以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多部門領導參與的校知識產權事務管理委員會,打破了各部門之間的“壁壘”,還以聘任、委托和服務購買的方式,吸引社會專業機構參與運營。2021年上半年,該校專利轉化收益達162.34萬元,是去年同期的4.6倍。
據統計,去年全省高校發明專利授權3788件,同比增長46.3%,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100件的高校達到25所。
我省日前出臺方案,提出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助力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2021年至2023年,全省高校院所專利轉讓、許可、作價入股的專利數量累計超過1100件。“如今,13家高校運營中心已成為激活河南高校‘沉睡專利’的‘領頭雁’,為全省高校實現這一目標探索了寶貴的經驗和路徑。”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劉懷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