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一個更安全、更溫馨的成長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心愿。2020年10月17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保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自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記者注意到,《未保法》細化了“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職責,對監護人的監護職責相關規定更加細化、全面。
近日,記者走訪了??诓糠种行W,了解家長對未成年人監護職責的認知,聆聽未檢檢察官結合案例對留守兒童監護問題、未成年人監護人職責等方面話題的解析。
“托管”能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
對于很多學生家長來說,接送孩子放學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一件事。然而,孩子放學時間往往和父母的工作時間有沖突,這時就很難抽出身去接孩子放學。這時,通過午托、日托、周托等方式托管到學?;蚪逃龣C構,或者托管給家人是一個好辦法。
連日來,記者走訪??谑卸鄠€中小學、餐廳、商場等公共場所,發現部分家長對家庭監護職責不是很了解,往往是“一托了之”。
“我們在海口打工,小孩在鄉下念書。每逢節假日,我們才會帶她上來玩。”5月25日,記者在??谖釔倧V場看到,夏女士帶著8歲的女兒正在逛街。
夏女士說:“平時在學習生活上,都是靠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嘛,給她吃飽穿暖就行了。我們只能偶爾打電話問一下。”
記者走訪時發現,在海口,將未成年人托管給學校或教育機構的情況更為普遍。
5月28日下午,記者在??诰吧綄W校門口看到,前來接孩子放學的汽車、電動自行車排起長龍。很多家長是讓孩子在學校“周托”。
正在校門口等孩子放學的陳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他們兩口子常年開車跑貨運,孩子今年上初三,9年來孩子都是在學校周托。有時候剛好回家了,就來接一下孩子。一般都是讓家里老人接送孩子。
陳先生撓了撓頭,無奈地說:“孩子大了,加上跟我們相處的時間少,沒有什么話說,他有啥想法,我們也不是很清楚。”
在采訪中,大部分家長表示托管并不能完全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但受生活條件限制,不得不選擇托管這種方式,對于家庭監護職責的履行,大多數難以一一實現。
“失管”導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托管成了一個正常的社會現象,那么對于家庭監護職責不能有效履行、處于失管狀態的孩子,會導致什么樣的后果呢?
“近年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時有發生,雖然每起案件的發生都有其具體原因,但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已經成為引發案件的重要潛在因素。”三亞市城郊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部檢察官練晶晶說。
練晶晶告訴記者,她在辦理的未成年人案件當中,很多是居于家庭原因,在家長“失管”的狀態下發生的。
“事情一旦發生,監護人往往是后悔莫及。”5月25日上午,練晶晶向記者說起一起未成年人因家庭“失管”而走上犯罪道路的真實案例。
15歲的王某輟學在家,因手里缺錢花,2020年5月26日晚,趁被害人劉某房門未關,侵入其家,用手捂住劉某的嘴巴,并用刀架在其脖子上,威脅劉某企圖搶走其手機。劉某在掙扎過程中手指被王某刀割致輕微傷。王某見狀逃跑,未搶得財物。
“案發后,經我們調查,王某的父母在工地打零工,哥哥因搶劫罪正在監獄服刑。”練晶晶介紹說,王某的家庭關系不和諧,其父親脾氣暴躁、愛喝酒,常常酒后打母親和孩子,只要王某犯錯便打罵。王某父母對孩子缺乏關愛和溝通,也不善溝通,對孩子缺乏正確的管教方式。久而久之,王某對家庭很排斥,對父母比較冷漠,不愛與父母交流。
在辦理這類案件過程中,檢察官對被告人監護人進行了親職教育、發督促監護令。讓其家長意識到未成年人犯罪,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練晶晶說:“家庭的溫暖是無可替代的,對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父母關愛的缺失,忽視對子女的關注,缺乏溝通交流,不僅帶來對未成年人監管、教育的缺失,而且容易導致未成年人產生孤獨、自卑、迷惘等消極負面情緒而偏離正確的人生軌道,誤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
新法織細家庭監護職責
“我們在辦案過程中,根據未成年人特殊檢察制度的規定,需要對涉案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開展社會調查、心理測評及疏導,對做出相對不起訴或者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人要進行觀護幫教,這些工作的開展都離不開監護人的配合及支持。”海口市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檢察官助理王麗介紹,“以社會調查來說,檢察官需要同未成年人的父母進行交流,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長經歷、心理狀況、在校表現、在家表現等情況,如果父母對這些情況不了解,將對我們辦理整個案件,甚至對涉案未成年人做出什么樣的處理決定產生影響。”
“特別是我們所辦理的大部分案件,均存在父母與子女之間親子關系緊張、溝通存在問題等情況。在制定幫教計劃時,我們需要通過家庭教育指導來解決這一問題,一旦解決了家庭親子關系緊張的問題,讓孩子們在家庭中能感受到關心與關愛,更好地幫助未成年人改過自新,重回社會。”王麗介紹說,《未保法》提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保障未成年人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等十個方面進行了更為細致、全面的規定。此外,對于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依法履行監護職責或者嚴重侵犯被監護的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除規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還增設了對未成年人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對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
練晶晶提到,如果在辦案中發現監護人嚴重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及合法權益,或者因不履行、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致未成年人處于危困狀態等行為,應當依法通過督促、支持起訴、保護救助等方式進行及時干預和開展監督。
練晶晶表示,針對留守兒童監護缺失問題,《未保法》細化了“留守兒童”監護人的職責,完善了委托照護制度。其中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因外出務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內不能完全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委托具有照護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為照護;無正當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為照護。對于監護人將未成年人“一托了之”的情況,《未保法》明確,確定被委托人時要“聽取有表達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要與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聯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學習、心理等情況,并給予未成年人親情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