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網紅小家電企業德爾瑪,5月18日上市首日破發了。德爾瑪由運營起家,隨后布局小家電供應鏈,旗下品牌包括“德爾瑪”、“飛利浦”、“薇新”等。德爾瑪較為依賴商標授權業務,近年來自主品牌營收占比持續下滑。
德爾瑪的身上貼有“小米系”的標簽。德爾瑪早已與小米建立ODM定制生產合作,根據銷售金額確定合作分成。即便成功上市,但頭頂“代工廠”的標簽,德爾瑪的自主創新能力、盈利能力依然備受質疑。
最近兩年,德爾瑪的業績增長已經明顯放緩。2018-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9.67億元、15.17億元、22.28億元、30.38億元、33.0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042.47萬元、1.11億、1.73億、1.70億、1.91億。很顯然,德爾瑪的營收增速已經放緩,凈利潤增速更是呈現斷崖式下跌的趨勢。
凈利潤增速下滑明顯的同時,德爾瑪的毛利率和凈利率都有下降的趨勢。據統計,2020-2022年其毛利率分別為32.27%、29.19%、29.5%,凈利率分別為7.65%、5.67%、5.62%。毛利率和凈利率都在下降,德爾瑪的盈利潛力有些不足。
德爾瑪在招股書中特意對毛利率的下降做了說明,將其毛利率下降歸因于原材料漲價和業務結構變化。相對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德爾瑪毛利率的下降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業務結構的變化。
如果原材料價格上漲是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那么影響應該是全行業的。2019-2022年,行業內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別為33.17%、34.51%、32.71%、34.41%,波動幅度并不大,也沒有明顯向下的趨勢。可見,原材料價格上漲并沒有導致整個行業的毛利率明顯下降。原材料漲價或許是德爾瑪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德爾瑪毛利率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業務結構的變化。整體來看,德爾瑪的業務可以分為品牌代理、小米代工ODM、自主品牌三大部分。招股書顯示,德爾瑪自有品牌“德爾瑪”和“薇新”的業績占比從2018年的65.38%降至2022年的29.05%,自有品牌的業績占比已僅剩三成;授權品牌飛利浦及華帝的業績占比則從2018年的15.15%增至2022年的52.16%;ODM業務的業績占比從2018年12.14%增至2022年的18.51%。
品牌代理業務和小米代工ODM業務在德爾瑪的主營業務占比越來越重,而自有品牌的營收占比卻越來越低,這也是公司毛利率下降,盈利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品牌代理業務和小米代工ODM業務,相對于自有品牌的毛利率較低。代理品牌、代工業務的比重增長,對代工貼牌有較高程度的依賴,難逃代工標簽,這也是其盈利能力備受質疑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毛利率下滑,盈利能力受質疑外,德爾瑪的自主創新能力也備受質疑。德爾瑪從運營起家,走“輕資產、重運營”的模式,在經營策略上也是重營銷輕研發。2019-2022年,德爾瑪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59%、3.36%、3.64%、3.70%,而同期的銷售費用率卻達到了16.92%、15.41%、14.93%、15.53%。從近年來的數據來看,德爾瑪的銷售費用率顯著高于研發費用率。
“重營銷、輕研發”的情況,在小家電行業并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行業常態。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應產品研發投入不夠,容易品控和創新性不足等問題。品控出問題容易出現消費投訴糾紛,而創新性不足難以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殺出重圍。對于身上明顯貼著代工標簽的德爾瑪,自主創新能力一直被詬病,如果研發投入跟不上,很難撕掉代工的標簽。
此外,德爾瑪線上營收占比高,對直播帶貨比較依賴。2020年至2022年,公司產品主要通過電商平臺、線上直銷和線上經銷方式進行銷售,線上銷售收入分別為13.72億元、15.07億元和17.90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68%、49.68%和54.23%。
德爾瑪在直播帶貨方面,不僅與薇婭、辛巴、羅永浩等頭部主播達成合作,開拓腰部主播合作和素人直播投放,還持續打造自有直播。目前,直播行業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直播帶貨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可控因素也多。德爾瑪表示,由于直播帶貨屬于新興的促銷推廣模式,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尚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部分主播存在不當行為、非法宣傳、未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等負面事件,可能會對公司的付費主播直播推廣活動產生一定不利影響。
凈利潤增速呈斷崖式下跌、毛利率低于同行、依賴商標授權業務、難以擺脫“代工廠”標簽……德爾瑪面臨的問題很明顯,在越來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殺出重圍并不容易。